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制一种促进皮肤损伤愈合的药物,本实验以玉米幼芽提取物(Extracts of maize plumule,EMP)为主要成分,制备了EMP凝胶,并对该凝胶的质量控制标准、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1. EMP凝胶的制备:以卡波姆、羟丙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为凝胶基质,EMP为主要成分,通过2种不同工艺,制备EMP凝胶。同时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对3种EMP凝胶的皮肤渗透性和体外释药性能进行研究,筛选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制备的EMP凝胶均为无色粘稠半透明的半固体,按工艺一制备的凝胶易出现结块,按工艺二制备的凝胶均匀;用卡波姆制备的凝胶12 h累计透皮量为8.6%,累计释药量为11.6%;用羟丙甲基纤维素制备的凝胶12 h累计透皮量为20%,累计释药量为23.1%;用聚乙烯醇制备的凝胶12 h累计透皮量为20%,累计释药量为24.1%。故以卡波姆为基质按工艺二制备EMP凝胶。2. EMP凝胶的质量考察: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建立EMP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溶解度和常规质量标准进行考察,同时测定了EMP凝胶样品的含量、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表明,EMP在274 nm处有最大吸收;标准曲线在2~1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pH值为1.4~4.5和8.0~8.5的酸碱性环境下溶解度为0.48~6.54 mg/mL;EMP凝胶的pH值介于6.0~6.8;粘度介于385~420 mPa·s;生物黏附性强为21.03 g/cm2;卫生学检查符合药典要求;样品含量为99.83%;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变异系数均在1%以内;平均回收率为99.85%。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回收率高、精密度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其质量控制研究;制备的EMP凝胶质量控制标准符合皮肤局部用药要求。3. EMP凝胶的稳定性考察:采用高低速离心、高低温、强光照、高湿度、加速、经典恒温热加速和长期实验,考察EMP凝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EMP凝胶在离心、-20℃低温、75%湿度条件下,样品的含量、pH值、颜色、外观性状及涂展性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光加速实验和60℃高温条件下,样品的药物含量和pH值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颜色逐渐加深。通过经典恒温热加速实验测定EMP凝胶的有效期为1.5年左右。EMP凝胶在离心、低温和高湿度条件下稳定,在高温和强光照条件下不稳定,故该药应避光和避高温保存。4. EMP凝胶的安全性实验:通过皮肤刺激性实验、眼部刺激性实验、皮肤变态反应实验、口服毒性实验和皮肤毒性实验对该凝胶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EMP凝胶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致敏性;对眼部无刺激性;口服毒性实验未见小鼠中毒和死亡;皮肤毒性实验对小鼠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及脏器指数无明显影响,低剂量EMP凝胶(150 mg/g)对小鼠生长有促进作用,高剂量EMP凝胶(450 mg/g)对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本实验制备的EMP凝胶无毒无刺激,安全可靠,符合药物安全性要求。5. EMP凝胶的药效学实验:建立家兔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对创面含水量,愈合率,SOD、CAT、GSH-PX活性,羟脯氨酸和MDA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皮肤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采用MTT比色法对EMP凝胶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建立体外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机械损伤模型,考察EMP凝胶对机械损伤成纤维细胞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EMP凝胶能够显著提高家兔烧伤创面SOD(p<0.05)、CAT(p<0.05)、GSH-Px活性(p<0.05)和羟脯氨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率(p<0.05),创面愈合时间提前3~5 d;EMP在10~40μg/mL的浓度下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在80~100μg/mL的浓度下对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空白凝胶在0.1%~10%的浓度范围内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在50%的浓度下对细胞生长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细胞在损伤后48 h划痕的空白区域完全融合,细胞排列整齐,同期LDH的泄漏量显著减轻(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损伤后48 h内S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EMP凝胶在皮肤烧伤治疗中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炎症及促进愈合的作用;对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机械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保护细胞的完整性,促进细胞DNA的合成,提高细胞分裂增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