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潮流。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要求,政府正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稳步推进,对外直接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6年底,中国设立境外投资企业3.72万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36万亿美元,全球占比5.2%,助推了国内技术进步与经济转型。我国大力推行对外开放,目标不只在于促进经济短期增长,更要推动经济增长效率、稳定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长期发展。在此背景下,考察对外直接投资与质量型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一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技术寻求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机,因此本文将着力探讨我国快速增长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与质量型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能够丰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内涵,还能为政府寻求高质量发展阶段下的对外直接投资新方式提供决策参考。技术寻求型ODI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机制、实现路径和影响因素分析是本文的基石。因此,本文首先从理论方面入手,梳理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经济增长质量理论的相关研究,并分别从二元特征视角和IDP理论视角阐释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其次从发展背景、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等角度对我国技术寻求型ODI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再次,本文根据理论研究的基础,一是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二是借鉴国际R&D溢出模型(C-H模型)以及投资外溢模型(L-P模型)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并将生产率因素考虑在内,基于偏效应模型及门槛模型深入探讨技术寻求型ODI规模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作用。在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到如下结论:首先,技术寻求型ODI的规模扩增有利于推动我国构建“质量型”经济;其次,ODI规模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差异性;最后,生产率在影响ODI助推经济质量增长过程中具有“双门槛”特征。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技术寻求型ODI对质量型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要发挥政府在促进ODI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二要推动各地区ODI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增强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尤其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强化技术型对外投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