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是承载中华民族情感的精神家园,农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和核心。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注重通过农民教育来提高农民素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农民教育事业方面获得了许多成就。农民思想文化水平迅速提升,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程度提高,农村发展焕发出新气象。但是,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民教育面临着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亟待进行改革和创新。当前,我们进行农民教育改革,既要结合现实情况,同时也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在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凝结,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蕴含的丰富的当代价值,为我们今天深化农民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智力支撑。本选题立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背景,在阐述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历史发展基础上,深入总结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理论意蕴,概括毛泽东农民教育实践的经验,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挑战,挖掘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在农民教育改革方面的借鉴意义,充分发挥其当代价值。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理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从萌芽、形成、成熟到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三部分主要在分析毛泽东相关著作的基础上,总结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主要从思想、科学文化、职业技术和军事技能四个方面开展教育活动,同时显现出教育目的上鲜明的阶级性、教育理论中富有实践性、教育内容上与时俱进、教育方针上以人为本、教育手段上灵活多样五个主要特点。第四部分主要是在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主要内容和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毛泽东开展农民教育的实践经验,包括毛泽东农民教育实践所坚持的从农村实际出发、考虑农民实际特点,符合农民实际需要、坚持自愿与引导,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坚持言传与身教结合、保证农民教育效果的原则,以及在农民教育实践中所采用的启示引导法、榜样示范法、深入浅出法、化整为零法和重点带动整体法等农民教育方法。第五部分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分析当前我国农民教育所面临的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发展不均衡、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与不均衡等新的挑战,运用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来启发今天的农民教育改革,借鉴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精髓和实践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温度,发展农民教育的新理念;结合当前需要,把关向度,把握农民教育的新内容;根据发展形势,加强力度,创新农民教育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