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饮食行为多样化的校园饮食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ll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基础。高校作为餐饮行业的一个特殊消费区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高校内食堂基础设施不完善、饭菜价格偏高、就餐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同时高校学生又具有就餐时间集中、就餐人数多等特点,有效缓解学生的就餐压力已成为高校食堂管理的重要挑战之一。高校周边的摊贩、外卖等以“味美价廉、方便快捷”为经营理念,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使得高校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极为复杂。因此,深入研究校园饮食安全影响因素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既符合高校改革的需要,也与大学生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并对大学生就餐方式、食品安全认知和食堂满意度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得到符合实际的调研结果。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与之相关的数字模型,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为提高大学校园的饮食安全防控能力提出更为有效的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梳理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大学生对被污染食品危害、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等方面具有有较深刻的了解,得分均高于52.3分,而对食物中毒、食品卫生质量的鉴定指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识、食物中毒预防、QS标志方面得分均小于50分,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此部分的食品安全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在常用的就餐方式中,选择外卖和路边摊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1.1%和31.3%,成为影响校园食品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2.高校食堂学生满意度研究。首先,问卷总信度的Cronbachα(克朗巴哈)信度系数的α值为0.962,且总效度的KMO值为0.961,说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较好。人口统计变量中的年龄、年级、每天在食堂用餐次数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这三个变量与食堂整体满意度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其次,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就餐环境感知、产品质量感知、服务质量感知三个因子的解释程度是66.591%,说明解释的总方差效果较好。同时三个因子的共同度的值均大于0.4、且α>0.8,表明可以对各因子进行权重的确定。最后,对各因子进行满意度计算,所得值分别为3.13、3.00、3.56,与问卷设置中的“3”为一般相比较,说明大学生对食堂满意度普遍较低。在回归分析中R~2=0.627,调整后的R~2=0.625,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较好,其值分别为0.561、0.292、0.476,说明对食堂整体满意度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分别为就餐环境质量、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综上,由于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欠缺、校外饮食场所的增加和对校内食堂满意度的期望值过低,使得大学校园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因此进一步整治校园周边饮食环境、完善校园饮食基础设施、加强食堂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是解决大学校园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工作倦怠是一个在职业领域比较常见的问题,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面临员工产生工作倦怠的问题,这些倦怠更多表现在心理层面而非生理层面,这对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员工的个体发展都是不利的。近年来,民营快递企业高速发展,业务工作量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而大量的工作任务、机械单一的工作内容使得快递企业员工的情感精力不断被消耗,极易产出工作倦怠情绪,进而对企业整体的效益产生负面影响。以此为背景,本文
红椿(Toona ciliata),隶属于楝科(Meliaceae)香椿属(Toona),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生植物之一。本文以红椿优良种源无菌种子苗为对象,选择不同外植体,包括子叶、下胚轴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15~56岁.伤口内异物存留物时间:最长者14个月,最短30天.异物种类:换药小纱布(凡士林纱布、药物纱布)9例,手术大纱布4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瑰宝,其中艾灸疗法因其独特的治疗作用而倍受青睐,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从生理物理学角度探讨艾灸疗法的机制.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后被岩浆分割而成底部相连的五个矿泉池.其饮泉温度为2~4 ℃,洗泉为5~15 ℃.与法国维希矿泉、俄罗斯北高加索矿泉并称世界三大冷泉.五大连池泉水含
信息网与物理网日益紧密的耦合交互促使电力系统呈现典型信息物理系统特征。但这也同时方便了网络攻击者将信息侧的风险传递至物理侧中,导致电力系统设备故障与停电事故等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