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s,WMNs)是一种用来作为无线宽带接入的下一代无线网络,可以有效的解决Internet“最后一公里”接入问题。WMNs中相邻链路同时传输会造成干扰,干扰会导致WMNs的容量下降。多播通信允许源节点同时向一组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包,且这组接收节点之间没有干扰。多播通信的这个特性被称为无线广播优势(Wireless Broadcast Advantage,WBA)。由于多播通信具有WBA特性,多播通信比单播通信节省更多的带宽,是提高WMNs网络容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有效的多播通信,首先应该在所有的多播接收节点和多播源节点之间建立合理的路由路径,然后为这些路径分配合适的信道,以保障节点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多播路由可以在源节点和接收节点之间选择最优的路径,构建干扰较小的多播树;信道分配可以为多播树上的节点分配合理的信道,进一步降低网络干扰,提高网络性能。因此,设计良好的WMNs多播路由和信道分配算法在降低网络干扰,提升网络容量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虽然现有的WMNs多播路由与信道分配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利用协议干扰模型或者两跳干扰模型来衡量干扰,不能准确的反应干扰大小;多播路由只考虑干扰,忽略了链路数的影响;在信道分配时,一般只是以最小化网络干扰为目标,没有考虑信道拥塞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对WMNs多播路由与信道分配展开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1)利用干扰功率来精确地衡量干扰,并将干扰功率应用于多播路由与信道分配过程中。提出干扰功率和负载均衡(Interference Power and Load Balance,IPLB)多播路由算法和基于干扰功率的多播信道分配(Interference Power-Based Multicast Channel Assignment,IPMCA)算法,两个算法联合称为IPLB_IPMCA。IPLB综合考虑节点负载、干扰功率和链路数的影响,在多播源节点和多播接收节点之间建立合理的路径,减少干扰,平衡网络负载,构建有效的多播树。IPMCA为构建完成的多播树上节点分配信道,根据节点干扰域负载的降序排列,依次为节点分配干扰功率负载最小的信道,以此来进一步降低干扰,提高网络性能。(2)考虑信道拥塞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利用信道负载衡量信道拥塞程度。提出联合干扰功率和信道负载(Joint Interference Power and Channel Load,JIPCL)信道分配算法。JIPCL利用干扰功率-负载权重因子衡量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确定节点优先级。综合考虑干扰功率负载和信道负载两个因素,按照节点的优先级降序排列,依次为节点分配干扰功率负载和信道负载最小的信道。本文利用MATLAB得到所提多播路由与信道分配算法的结果,将结果放入仿真模拟器NS-3中,仿真网络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播路由算法和信道分配算法可以更好的提升WMNs的网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