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进步,信息技术也呈现出十分迅猛的发展势头。互联网这一伟大发明更是极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它不仅对我国社会的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也逐渐变成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了解信息、语言沟通、交友互动、思想传播、表达诉求、维护权利的基本载体,是人们表达思想与见解的新通道。民众可以在网络上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与相关政策,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与利益诉求。我国网民数量庞大,网络上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群众的意见。因此,政府部门越来越关注网上的社情民意,不仅高度重视网络民意反映的问题,也重视对相关问题的回应与解决。民众与政府实现了在网络上的“面对面”交流。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民意正在对公共决策发挥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推动着政府职能方式发生巨大转变,深刻影响着政府的管理方式。但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网络民意对于公共决策的影响也是这样,在服务于公共决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它既可以推动决策议程形成、拓宽决策信息来源、促进决策修正完善、提高决策认同度,但是也存在着容易导致决策失误、消耗决策资源、干扰决策过程、误导决策结果等诸多问题。如若对其消极影响不加管控,会导致公共决策产生偏差或失误,引发不必要的浪费,甚至会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如何趋利避害,最大程度上发挥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正面影响,克服其负面影响,是新时期政府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