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简称腰突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脱出或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综合征候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为腰腿痛。大多数患者有此症状,患者以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病情严重时,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甚至不能活动或伴有下肢发凉、麻木、马尾综合征等。所以寻找腰椎间盘突出症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治愈率为当今医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几年来,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有的单用电针治疗,有以电针为主配合其它疗法,或仅以电针作为次要的配合疗法。电针治疗腰突症确有较好的效果。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电针治疗腰突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能看到,目前的研究并不能产生一个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其次是缺少机理研究,疗效大多以临床症状为依据,缺少能反映疗效的相关指标。研究目的:观察电针承扶与悬钟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本病提供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选取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编号,然后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电针组)33例和对照组(针刺组)31例。治疗方法:Ⅰ选穴:根据辨证及症状,循经取穴法;主穴:承扶、悬钟、肾俞、大肠俞、委中。配穴:根据症状及疼痛部位加殷门、承山、昆仑、风市、阳陵泉。随证加减:寒湿配腰阳关;血瘀配隔俞;肾虚配命门、太溪;湿热配阴陵泉。Ⅱ操作:治疗组(电针组)①针刺:患者取俯卧位,用30号1.5-3寸不锈钢毫针,常规消毒皮肤,直刺进针。进针深度:承扶穴2-3寸,悬钟穴0.5-1寸,大肠俞及肾俞约1-1.5寸,委中约1-1.5寸。依病情虚实行提插捻转手法1次,以得气为度②电针:本课题取承扶穴与悬钟穴接电针。承扶穴与悬钟穴上下相联接KWD-808-I型电针仪。电针参数:选用连续波,频率为2Hz,以轻微刺激为度,留针20-30min。对照组(针刺组)取穴及针刺操作同治疗组,得气后不接电,每隔10分钟手法行针1次。Ⅲ疗程: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2周10次为1疗程;1疗程后休息7天,6周后统计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填写改良的下腰痛评分法(JOA)及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定法表格。同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JOA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临床疗效;治疗组:治愈17例(51.5%),显效6例(18.2%),有效7例(21.2%),无效3(9.1%)总有效率30(90.9%);对照组:治愈6例(19.4%),显效5例(16.1%),有效9例(29%),无效11(35.5%)总有效率20(64.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经治疗后,治疗组为3.27±2.491,对照组为5.42±3.69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从理论及实际说明电针承扶与悬钟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2.经过研究为提倡针刺方法多样性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