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根本又是土地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开始逐渐暴露,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使土地从分散走向集中,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适度规模经营。本文通过对诸城市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对诸城市土地流转的推动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诸城市通过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社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科技培训等多种方式,推动土地流转有序开展,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益,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开创了土地流转的新经验。诸城第一产业比重仅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11%左右,诸城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土地流转;农业龙头企业是诸城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以农业龙头企业为连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得到了长足发展;诸城市立足农业主导产业,注重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将农民流转的土地由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开发经营,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诸城市从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入手,注重服务平台建设,在14处乡镇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208个农村社区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窗口,在1329个村设立土地流转信息专栏,提供了土地流转市场服务平台,严格了土地流转程序,规范了土地流转行为,促进了土地流转。诸城二三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社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是推动诸城土地流转面积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提供了土地流转市场服务平台,使得农民在遍布全市的208个农村社区(两公里服务圈)就可以进行土地流转,方便了农民和承租者,加速了土地流转。本文还通过烟叶种植这一诸城土地流转典型案例,进一步分析了促进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诸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取得了较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经验,但是土地流转过程中也还存在土地转让价格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等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土地流转。诸城市需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大支农扶持力度、加强农村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和努力完善社会保障等,推动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