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群体有创造社会价值的巨大潜能,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输入与输出政治信息创造了条件,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大学生作为脱离官僚体系的独立个体进行政治参与,对促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行为选择是政府、学校、网络媒体等多方主体博弈的结果,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主体在相互作用的系统内作出策略选择,并在不断的沟通与互动中修改、完善自己的策略。政府在结合大学生现实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规划高校发展政策、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网络管理规定与监督机制,以此对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施加影响。高校根据政府的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容、方式等的细节层面进行规划与指导。网络媒体根据政府相关规章条例,以及大学生用户的需求进行平台建设。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未发展成熟,在多方主体博弈的过程中,实现政府与学校的合作,政府与媒体的合作,大学生与政府、媒体合作,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参政环境,以此达到政府、学校、网络媒体与大学生的博弈均衡。但是,通过实证研究,实现多方主体合作的期望还面临诸多困境,这些现实问题不利于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大学生自身可支配资源不足、政治参与的知识与能力欠缺;网络媒体信息的杂乱;政府拥挤的政策议程以及政府与学校不完善的参与机制等等,这些都成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阻碍因素。要实现博弈的均衡需要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应该增强对政治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杜绝信息绑架、提高参与能力,正确利用公众议程推进利益诉求的落实;网络媒体应该规范平台建设特别是信息建设;政府应该增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关注与法律保障、构建相关舆情及反馈机制、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应该及时识别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加强宣传与教育,完善学校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政府、学校、网络媒体与大学生一起,共同推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