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伴与不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一般情况、人格特征、中医证型问卷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观察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人格特征及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焦虑程度与人格特征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从心理学、中医学角度为高血压病的预防、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2015.3~2016.2就诊于河南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所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所医院,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和血压正常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填写(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职专等),HAD、EPQ-RSC、SAS评分及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确立。研究分两部分:1.依据HAD得分,分为观察指(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状态,44例)和对照指(高血压病不伴焦虑抑郁状态,40例),对两指患者的一般情况、人格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焦虑抑郁和人格特征在两指间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2.选取高血压病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各50例,比较两指间焦虑程度与人格特征的分布规律和相关性;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焦虑程度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所有数据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效显著性差异,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指间进行SNK-q检验。结果1观察指和对照指在年龄、性别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段构指比中,两指均以中青年居多,在文化程度、职专上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指和对照指在人格特征上以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人格特征N得分,观察指高于对照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职专(从事脑力劳动)上观察指患者人格特征N(P<0.01)、P(P<0.05)得分高于对照指;3肝火亢盛证焦虑抑郁发病率最高,观察指中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的人格特征N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指间不同中医证型的人格特征P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5高血压指和血压正常指在SAS评分和人格特征N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指SAS评分与人格特征NSpearman相关性分析(r=0.59,P=0.02);6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指与血压正常指S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神经质N维度得分在指间多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肝火亢盛证的N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四指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焦虑抑郁状态普遍存在于高血压病患者中,以伴焦虑更明显。2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状态在职专、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规律性,人格特征以N、P为表现,具有情绪不稳定、孤僻等特点。3在中医证型以肝火亢盛证为主,具有明显的N、P人格特征,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其余三种证型参考意义不大。4高血病病患者的焦虑程度与人格特征N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对中医证型确立的参考意义有限,说明具有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等的人格特征的高血压病患者更易出现焦虑状态,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