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已经广泛应用,相对而言对森林土壤——植被系统下的改良研究相对较少。基于生物质炭对土壤呈现的良好改良效果,本研究采用毛竹为原料的生物质炭,分别以CK、低炭组(10 t·ha-1)和高炭组(30 t·ha-1)的施炭量施加于亚热带森林区域的盘山森林土壤不同样地,采用野外测量、采样与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其对森林土壤碳氮磷含量、土壤表层(0-10 cm)稳定同位素值δ13C和δ15N、植物叶片碳氮含量、植物生长和草本层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质炭施加能够提高土壤pH,且当施炭量为高施炭量时土壤pH显著上升了3%。土壤总氮、总碳含量随生物质炭的增加而增加。(2)土壤表层(0-10 cm)的碳氮比和碳磷比,随施炭量的增加而上升,且氮磷比没有显著的变化。土壤表层δ15N随生物质炭的施加并没有显著变化,但生物质炭添加降低了土壤表层δ13C的丰度。(3)优势种金钱松和浙江楠叶片的总碳、总氮含量和碳氮比随施炭量的增加没有显著变化。金钱松叶片总氮含量和碳氮比呈明显季节变化规律,即秋冬季较低,春夏较高。(4)优势种金钱松和浙江楠的基径生长速率在施炭后没有显著变化。浙江楠的树高生长速率在施炭后没有显著的增加,金钱松的树高生长速率在施炭后显著增加且低炭组>高炭组>对照组。此外,生物质炭添加能够显著增加草本层生物量。综上所述,将生物质炭作为土壤改良剂时,能够对改变亚热带森林土壤特性,增加优势种树高生长量,并对草本层生物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结论为生物质炭在亚热带森林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