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不锈钢/SiC连接用Al合金及连接工艺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304不锈钢/SiC连接用Al合金及连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6.5Al-8.5Ti-5Cu-10Si合金主要由Al-Al2Cu共晶、Al-Si亚共晶低熔点组织(493-586℃)和Al TiSi高熔点(841℃)金属间化合物构成,在加热器工作温度500-600℃存在固液双相,且固相能起到支撑作用。高温润湿实验测定合金对SiC的润湿角约为50°。润湿界面致密平整无缺陷,合金中的Al元素扩散进入陶瓷侧,并且分别在合金与陶瓷中的Al、Si元素相互反应,界面实现冶金结合。合金中10wt.%Si元素的添加抑制了界面处Al4C3脆性相生成。在不同连接工艺下进行多次连接实验分析连接工艺对界面组织的影响,连接温度为700℃保温20min时得到的层状材料连接效果较好。Al3FeSi2、AlFe6Si和Al3SiCr等金属间化合物在中间层生成并形成约100μm厚的反应层。随温度升高,化合物形貌变化,并且反应层厚度增加,陶瓷侧连接效果逐渐变差直至温度为900℃时连接失败,但连接温度低至600℃时,连接合金中的反应层无法形成,不锈钢侧界面连接不牢固,陶瓷连接失败。保温时间直接影响反应层的厚度,随着保温时间延长,反应层逐渐增厚,陶瓷侧界面连接率降低。剪切断裂都发生在陶瓷侧界面,连接效果直接影响剪切强度。连接温度700℃保温20min接头为韧性断裂,剪切强度达到最高值,为8MPa。连接温度温度越高,接头中的残余应力越大,陶瓷侧连接区域脆性相多,剪切强度越小。保温时间越长,反应层越宽,接头承载能力越差。三点弯曲实验结果表明,层状材料三点弯曲强度比纯陶瓷强度提高22%。
其他文献
随着大学开放式教育的发展,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进行本科生实验教学,华中科技大
我国的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为匮乏。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历程的加快、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不仅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提出新的考验,而且更重要的饮用水安全是关乎百姓身体健康、民生国计头等大事。受改革开放影响,苏州的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上游的来水水质、当地工业产生废水及生活所排放污水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地表水环境,地表水水质每况愈下,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
【摘 要】我国不断落实城市化发展进程,也因此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城市中快速崛起了高层建筑,有利于节省建设用地。当前高层建筑消防问题是非常严峻的,在建筑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利用消防防火分隔技术,提高城市建筑消防发展效率,降低火灾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建筑消防 防火分隔技术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燃煤电厂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排放源,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具有脱硝效率高、选择性好、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是目前控制燃煤电厂氮氧化物
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因子。生物脱氮、除磷及同时脱氮除磷是去除水中氮磷污染的主要方法。本文对SBR中生物除磷颗粒污泥的形成、颗粒污泥稳定性、除磷特性,缺氧颗粒污泥的反硝化特性,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向反硝化聚磷颗粒污泥的诱导过程和反硝化聚磷颗粒污泥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接种污泥的形态和结构对生物除磷污泥颗粒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当以无丝状菌的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