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一直承载着巨大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所起到的育人功能,更是因为其能够通过对人才的选拔进而分配资源来履行社会功能。高考试题是在考查学生思维的基础上,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高中生物课程以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共四个方面,其不仅是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考命题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查的四个维度。而在高考试题中以模式微生物设置情境,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较为普遍,也进一步说明了模式微生物对于中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对模式微生物为情境进行命题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模式微生物提高中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2016年至2019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生物试题,包括全国卷、江苏卷、北京卷、天津卷、海南卷在内的28套生物高考试题进行分析。采用文献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文本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高考中模式微生物试题:搜集其中以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这三种模式微生物为对象设置情境的试题,分析模式微生物试题特点,包括其题号,分值占比,考查内容,主要题目类型;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究模式微生物试题的命题规律,依次总结出模式微生物和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的关系;基于模式微生物和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围绕模式微生物,提出核心素养渗透培养的策略。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2016年至2019年高中生物高考试题中,以模式微生物设置情境进行考查的试题在各个年份中较为稳定的出现,但在不同的试卷类型中分布有差异,考查内容具有集中性,都是与其相关的高中重要知识点,并且绝大多数试题都以实验的形式出现。(2)模式微生物与核心素养有密切关系。模式微生物是认识生物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简单途径,并对于结构与功能观,进化观的建立起到很好的模板作用,沟通模式微生物和生命观念;模式生物具有的一般规律性使得学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进行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成为可能,沟通模式微生物与理性思维;模式微生物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材料,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密不可分;模式微生物促进生命科学的进步,解决生物学问题,具有社会责任的属性。根据模式微生物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围绕模式微生物,总结其基本生理生化、基础试验应用、科学前沿等方面的知识案例,作为利用模式微生物渗透培养中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