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英语是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是南半球最重要的英语变体。从18世纪至今,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澳大利亚英语在其语音,句法和词汇方面都形成了其独有的特征。其中,词汇是反映文化最活跃的因素,澳大利亚英语在其词汇方面有土著借词,词义的扩展,词义的缩减,词义的转移,具有特色的简短词尾的一系列特征。尤其,其词汇中包含了许多鲜为中国学者了解的土著借词。作为是澳大利亚英语词汇特征之一,土著借词与澳大利亚土著语及澳大利亚土著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认知语言学提供给我们一种新的语言研究路径。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Lakoff&Johnson1980年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是认知语言学的开山之作,引发了语言学认知论和方法论的革命。认知语言学以意义研究为中心,意义改变与认知语言学紧密联系。它的研究中心是根植于二人们体验的意义。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很好的解释了意义的建构。概念整合理论也叫概念融合理论,它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新发展。关于概念整合理论,国内外的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创结构是概念整合理论的一个独创成果。意义的建构就是在整合空间的新创结构中进行的。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析澳大利亚英语中土著借词的词义变化,并从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作者借助维基百科全书网及其它与澳大利亚英语相关的书籍和网站中收集了的澳大利亚土著借词,并以澳大利亚国家词典和澳大利亚牛津词典为研究素材土著借词的词义。首先作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析土著借词的词义变化过程,然后从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土著借词的变化原因。本文发现澳大利亚英语中土著借词的词义变化与澳大利亚人的认知域的变化是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的。并且,这种联系和影响可以依靠福柯涅和特纳提出的概念整合的四种模型--简单整合,镜像整合,单域整合,双域整合来加以解释。此外,澳大利亚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不同文化的进入也会影响澳大利亚英语中土著借词的词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