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方法,制备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动物模型,并通过通秘合剂灌胃方法给予治疗,观察大鼠结肠神经节细胞及Cajal间质细胞(ICC)的变化情况,从而探讨通秘合剂治疗STC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通秘合剂组,每组1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10mg/kg·d)灌胃法制备STC大鼠模型。每天记录一次大鼠体重、大鼠粪便粒数、粪便干湿重,饲养14天。然后莫沙必利组和通秘合剂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每天记录一次大鼠体重、大鼠粪便粒数、粪便干湿重。饲养14天后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于第2天以自制半固体碳末糊(10ml/kg)灌胃,30分钟后处死大鼠,分离大鼠结肠,切取距肛门约5cm的结肠肠管组织约1cm,做成组织切片,HE染色大鼠结肠神经节细胞,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大鼠结肠内ICC。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神经节细胞的数目、结构等变化情况;通过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各组大鼠结肠ICC的面积,通过各组数值差异的对比,间接观察各组大鼠结肠内ICC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STC大鼠粪便粒数、粪便含水率均较空白组下降(P<0.05);大鼠肠推进功能检测,STC组比空白组明显减慢(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神经节细胞数量和c-kit阳性细胞面积均较空白组减少(P<0.05);莫沙必利组和通秘合剂组大鼠结肠神经节细胞数量和c-kit阳性细胞面积较模型组有所增多(P<0.05)。结论:通秘合剂通过改善STC大鼠结肠神经节细胞及Cajal间质细胞的数量和结构,起到改善STC大鼠便质、提高粪便的含水率,改善STC大鼠结肠推进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STC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