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产业选择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一带一路”倡议涵盖的重要区域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正式成立以来,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间自贸区。2019年,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为中国与东盟各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业合作,优化国际分工合作体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为更好的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本文对中国与东盟合作产业选择进行研究。目前对于合作产业选择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中国和东盟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依据区域分工理论与梯度转移理论,通过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产业间、区域间以及时间维度计算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产业转移度指标;通过分析区位熵指标来明确不同国家产业间的比较优势,最后结合产业合作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产业选择。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对于资源密集型产业部门,中国应加大与文莱、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相关产业部门合作;(2)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相关产业可以与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加强合作;(3)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国可以加强与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合作;(4)对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中国应加大与新加坡等国的相关部门合作。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加快区域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弥补产业短板;(2)鼓励自贸区内各产业部门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密集型部门产业合作;(3)加强监管,完善自贸区相关制度,健全风险防控保障体系。
其他文献
双金属机械复合管因为基材与覆层材料之间化学成分差别较大,且层间结合力较弱,在焊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层间脱落、剥离等现象,易导致接头焊接缺陷的产生及后续焊接的不可操作
我国高职教育的开放办学,已经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阶段。高职教育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的内在属性,以及近年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提高,给高职教育境外“教育输出”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