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耳轴中心变位差为目标的火炮结构优化设计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5051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某省部级项目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方法以及结构优化技术对某大口径火炮上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并在最优上架模型基础上改进摇架结构以便减小火炮发射时两耳轴中心变位差从而达到提高火炮射击密集度的目的。本文所涉及的火炮上架是某大口径车载式火炮的重要组成部件,起着连接和支撑作用。要求火炮发射过程中上架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火炮架体所受的复进机力和制退机力不在通过炮膛轴线的平面内,且两个力的大小相差较大,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而火炮上架和摇架的结构基本对称。这会导致两耳轴中心位移不一致,从而产生变位差导致火炮发射时身管的振动幅度加大,影响火炮的射击密集度。本文主要从火炮上架和摇架刚强度方面考虑其对火炮射击密集度的影响,研究的原上架模型是采用经验设计得到,试验表明其射击密集度达不到设计指标,经过对火炮的详细检查发现上架与摇架有塑性变形,通过有限元分析与改进设计,虽然再次试验中没有发现塑性变形,但是由于上架刚度较差,两耳轴中心变位差过大导致设计密集度仍然达不到要求。本文尝试通过上架结构优化设计以及摇架结构改进设计来减小火炮发射时两耳轴中心变位差,从而进一步提高火炮射击密集度,并希望在设计模型满足刚强度的基础上实现轻量化。本文就产品研发过程中常用的结构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设计的理论、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并针对火炮上架结构进行了实际应用。文章最后对新的上架摇架模型和原始模型进行比较,证明了上架结构优化设计和摇架结构改进设计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药用辅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能对药品的生产和性能产生影响。随着监管机构将越来越重视在产品开发中的质量源于设计(QbD),医药行业正在更密切地关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作用和辅
该文主要介绍了适用于艾滋病处于低流行和聚集流行的地区,艾滋病感染状况的流行病学估计方法,即Workbook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组分法,只需要关注艾滋病高危人群及其通过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热力加固处理在苏联和罗马尼亚已广泛应用。在我国,自六十年代初也已开始试验研究,并在一些工点上进行过现场试验,但至今正式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则很少。这是
甲基卡穹隆因其丰富的锂辉石资源而闻名,在华北、扬子和羌塘3个板块之间的南北向和东西向双向收缩背景下,形成了其复杂的变形特征。穹隆顶部地层平缓,向外逐渐变陡,总体为同
炸药的爆轰性能是评估炸药及武器系统综合毁伤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炸药设计、研发、优选和有效利用的前提。为实现对炸药的综合爆轰性能进行合理评估,应对炸药的五大爆轰
目前国外发展的多种坦克主动防护系统在测试和实战中成功拦截了反坦克火箭、反坦克导弹等速度较低的反坦克弹药,但是还不能有效拦截由高强度合金材料制成的、飞行速度高达5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