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探析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统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全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念,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新体系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和坚强的政治保证。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顺利完成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和实现的前提和保障。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念,必须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必须坚持和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治国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置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之中;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适时适度、积极而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长久的动力资源;坚持和体现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注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系统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新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中之重。这个新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几项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第三,人民政府的民主行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第四,城乡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第五,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
其他文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主体,是社会成员的基准性身份和角色,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的承载者。公民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
摘要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能促进棉花生长发育,生长稳健,叶色深,改善产量结构,增产、增收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棉花;肥效  中图分类号 S562;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27-01  通过肥效对比试验,验证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上的增产效果及增产的稳定性,在喀什地区棉花上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是审前准备程序的核心,建立庭前证据交制度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等功能和价值。由于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建立时间较短,无论是
“金华火腿”是浙江省金华市著名特产,相传起源于宋代,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它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于1983年通过行政手段获得了“金华
家屋研究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自最早从西方建筑学引入,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在人类学传统研究脉络上,家屋一直被认为是体现当地社会认知架构、文化习惯、社会关系、意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