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鼠百草枯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PQ中毒组(B)、小剂量UTI治疗组(C)、中剂量UTI治疗组(D)和大剂量UTI治疗组(E),每组10只。B、C、D、E组大鼠采用PQ一次性灌胃染毒法(80 mg/kg)复制PQ中毒肺损伤模型;A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0分钟后,C组腹腔注射UTI100KU/Kg;D组腹腔注射UTI300KU/Kg;E组腹腔注射UTI600KU/Kg;A、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小时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变化;检测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肺损伤评分。 结果: (1)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变化:B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P皆<0.01);C、D、E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较B组明显减低(P皆<0.05),且随着UTI用量增加,逐渐减低,C、D、E组之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皆<0.05)。 (2)血清MDA及SOD浓度变化:B组中MDA浓度明显高于A组(P<0.01);C、D、E组中MDA浓度较B组明显减低(P皆<0.05),且随着UTI用量增加,逐渐减低C、D、E组之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皆<0.05);B组中SOD浓度明显低于A组(P<0.01);C、D、E组中SOD浓度较B组明显增高(P皆<0.05),且随着UTI用量增加,逐渐增高,C、D、E组之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皆<0.05)。 (3)肺脏的大体情况:A组大鼠双肺表面呈均匀粉红色、无水肿、充血、出血点、表面光滑,柔软,弹性好;B组大鼠双肺明显水肿、充血、表面呈不均一暗红色、伴出血点、表面粗糙、弹性差;C、D、E组双肺表面见肿胀充血、少量出血点,未见大片出血灶,且C、D、E组随着UTI剂量增加双肺水肿、充血、出血逐渐减轻。 (4)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B组肺损伤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1);UTI治疗组(C、D、E)肺损伤评分较B组明显减低(P皆<0.01),且C、D、E组随着UTI剂量的增加,肺损伤评分逐渐减低(P皆<0.01)。 结论: UTI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在肺部积聚、浸润、渗出,减轻氧自由基损伤等,对大鼠百草枯急性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大剂量组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