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汉蓉通道引入合肥枢纽后运输组织问题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肥铁路枢纽是淮南、合九、宁西、合宁、合武五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由于历史枢纽规划和合肥地理位置所限,当前合肥铁路布局不尽合理,相关作业站技术设备较简陋、枢纽线路标准较低,从而给枢纽运输组织带来较多问题,已经不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论文结合沪汉蓉通道(合宁线、合武线)引入带来的枢纽布局变化和运量增长预测,对未来枢纽货物运输组织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论文综述了合肥铁路枢纽所在地区社会经济情况,详细分析了沪汉蓉通道引入前后铁路枢纽技术设备及能力变化,明确了枢纽作业能力的薄弱环节。   2、论文从车流组织、列车组织、机车配置等多方面,综合剖析了合肥铁路枢纽现有的运输组织中主要问题所在,为枢纽运输组织改善提供了方向。   3、基于合肥铁路枢纽近期货物运输量的变化,建立了短期预测模型,对沪汉蓉通道引入枢纽后合肥站货物运输量增长进行了预测,为未来枢纽列车方案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4、论文根据枢纽设备能力和工作量的变化,从提高枢纽运输组织效率、降低成本出发,进行了枢纽小运转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并且从枢纽调车机分配、枢纽运输生产指挥机构、列车开行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成功登陆;另一方面,我国西北广阔沙漠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亟待研发在沙漠上承载力更大、牵引特性更好的
大力发展农村公路客运,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出行需求,是我国当前和今后未来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的重要手段,是新农村建设、
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3万公里,其中90%以上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由于半刚性基层在温度梯度和湿度变化下容易产生收缩开裂,车
对工程结构中的在役构件来说,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其工作状态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的性能退化(包括物理、化学的老化和退化)、损伤的起始与积累(成孔和开裂)以及最后的断裂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