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和主要农艺性状均有数量性状的特点,且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而增加了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的难度。要提高品种对整个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应加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研究。本文利用以高抗大豆胞囊线虫的品种Peking为母本,感病品种7605为父本及其分别在济南和南京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JN(RN)P7和NJ(RN)P7为材料,利用145对SSR标记及1个形态学标记BSC(控制黑色种皮性状)对群体进行分析,从分子层面进行大豆对胞囊线虫抗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自然选择效应的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