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Posterier Capsuler Opacification),即形成后发性白内障。目前PCO术后3年的发病率由30%到50%不等,儿童患者甚至可达100%。 目前治疗PCO的主要方法有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和手术后囊膜切开术,但是均有玻璃体前界膜破裂致玻璃体脱出、眼压升高、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移位、黄斑囊样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这些治疗均因破坏了后囊膜的完整性而改变了现代囊外摘除术保留完整后囊膜的初衷,还应考虑的是这些方法还给患者造成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所以在术中及术后预防PCO的发生就显得更加重要。 现在预防PCO发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彻底清除晶体上皮细胞或抑制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生长增殖两方面。后者又包括非药物性和药物性两个方面。在晶体上皮细胞清除及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繁殖的非药物性抑制方面进行的探索结果都不能令人满意,目前研究的热点集中在药物抑制晶体上皮细胞增殖方面。在国内外,许多人对多种药物进行了研究,只有采用肝素处理人工晶体表面后再植入眼内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但肝素具有抗凝作用,有增加前房出血的倾向。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也是较有希望的药物,并已步入动物实验阶段,但是它们引发的术后并发症也较多。综合来看,国内外目前尚无理想的、公认的首选药物。 维甲酸(Retinoic Acid;Tretinoin)是个维生素A在体内自然产生的衍生物,它主要影响骨的生长和上皮代谢,能维持皮肤、角膜、上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上皮的正常结构。它是防治癌症的有希望的化合物,其中全反式维甲酸对白血病的疗效已经肯定。它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分化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