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休闲农业在我国呈全面发展之势,其规模壮大、类型增多、数量稳步增长,成为休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开展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场所的休闲农业园,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度过周末等闲暇时光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休闲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发展规划、景观设计等方面,但对其特殊类型的休闲农业园,从游客游憩行为角度,按不同类别进行景观建设的综合分析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游客游憩行为角度,对休闲农业园进行重新分类,并对其景观构成要素设计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广州市相应案例进行景观的综合分析。从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经过对广州市休闲农业园区的广泛调研,综合分析其发展现状,本项研究最终选定了观光、体验及度假三类休闲农业园作为个案,即从化区大丘庄园、花都区宝桑园和南沙区百万葵园。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等手段,阐析了三家休闲农业园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概况、游憩行为划分的游客比例、园区规划设计及建设现状,特别是园区景观构成要素设计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对比分析和综合评述。得出研究结论:不同类别的休闲农业园在园区景观构成要素设计上的差别和普遍规律。首先,其差别体现在:(1)观光类休闲农业园,较注重发挥基础观光功能的自然环境要素以及提供基础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人造景观要素的设计;(2)体验类休闲农业园,相比自然与人造景观要素设计,其人文景观要素设计更为突出,能紧扣园区的主题文化特色,将核心文化特色渗透到了文化景观设施和体验活动项目之中;(3)度假类休闲农业园,则考虑较为全面,设计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经济适用且较为完备的基础旅游服务设施以及对文化功能设施进行多功能开发。其次,其普遍规律体现在:(1)自然环境要素设计方面,遵循保护开发的原则。(2)人造景观要素设计方面,满足园区生产和旅游的双重需要。(3)人文景观要素设计方面,充分挖掘园区核心农业文化特色。通过以上研究,以期对广州市未来休闲农业园景观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经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