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电极催化剂Pr2NiO4的掺杂、修饰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状”K2NiF4结构的类钙钛矿型氧化物,因其层间存在张力使得氧物种容易嵌入,表现出良好的氧电催化活性。本论文使用EDTA-柠檬酸盐法合成了Ln2NiO4(Ln=La,Pr, Nd),利用XRD、XPS、FT-IR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材料的ORR催化性能进行分析,发现Pr2NiOa具有较高的起始电位(-0.19 V)和峰电流(~3 mAcm-2)。这是由于表面羟基含量较高,易于从O22-向OH-转换导致的。  在Pr1.9M0.1NiO4(M=Ca、Sr、Ba)中发现Ca掺杂的材料具有较高Ni的平均价态和表面羟基含量,表现出较好的ORR催化活性。在Pr2-xCaxNiO4体系中,随着钙掺杂量的增加,材料表面羟基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而镍-氧键的共价性呈现单调递增的趋势,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Pr1.8Ca0.2NiO4表现出最佳的ORR催化活性。在电极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观察到两个电极过程,分别为电荷传递过程和扩散过程,并讨论了极化过电位对于电极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影响。  为了改进催化剂的双功能性,合成了Pr1.4Ca0.6NiO4-NiO复合结构材料。结果表明这种复合结构材料比单一相Pr1.8Ca0.2NiO4具有更好的ORR催化性能,同时具有3.5倍于后者的OER电流密度。采用单质Cu修饰的方法对Pr1.4Ca0.6NiO4-NiO复合结构材料进行改性。实验结果显示,单质Cu的修饰使得复合结构材料的ORR起始电位正移0.04 V,而OER电流密度提高25%。对电极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修饰铜的电荷传递电阻仅为复合前的58.5%,说明Cu的修饰能加快电荷传递过程,从而有效的改善材料的氧催化性能。
其他文献
纳米TiO2因具有独特的光催化氧化能力、较强的光催化效率、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及低廉的成本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环境工程等很多方面,但是目前纳米TiO2
原子团簇科学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兴起的一个科学研究新领域。由于团簇多数只能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存在,因此只能采用原位表征手段进行研究。研究团簇结构和性质的技术方
近年来,能源与环境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话题。为了应对温室效应以及能源危机,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寻找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氢能,作为一种高效且无任何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技术,是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它集成了毛细管电泳的高效分离能力和电化学发光检测的高灵敏度。目前电致化学发光分析中应用最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