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格兰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和职业足球的鼻祖。其国内的各级联赛水平和在世界大赛中的表现,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此,从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要使职业足球保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前提必须要建立起一整套非常完善的和符合职业足球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我国从1994年开始进行职业化改革到现在已走过十三个年头。可以肯定的是,此间,我国职业足球无论从宏观管理体制到微观管理体制都逐步实现了实体化,足球市场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基本上实现了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初步构想。但是,目前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仍没有质的飞跃。尤其是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能力仍然较差、造血功能不足、青少年后备力量培养不力、市场滑坡、球场暴力屡禁不止,假、赌、黑泛滥,究其原因,管理体制的缺陷是造成这种局面最本质的因素之一。因此,进一步深化我国职业足球管理体制的改革,创立一套适合我国职业足球发展的管理模式,是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较为全面、系统地对中、英职业足球宏观及微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职业足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在英格兰,政府与足协合作,相互协调与支持,共同对职业足球进行宏观管理。政府在其中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充分体现出“小政府、大社会”的特征。2.由于传统体制的刚性影响,在职业化改革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方式并存,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难以协调的矛盾,存在着发展的目标不明确,各权利部门职责不清,系统内各利益集团的不规范行为等问题,因而在总体上我国职业足球管理体制,还存在与良性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3.我国的足球管理机构同时具有体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双重特征,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两种职能的交互作用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4.企业与职业俱乐部产权关系不明晰,导致了不规范行为的产生和市场秩序的破坏。5.依据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足球管理机构要逐步解决社会角色不清、角色冲突矛盾,并明确自身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角色,将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和渐进的实践过程。6.“足球社会化、职业化、产业化是国际足坛的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国足球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我国足球发展的经济命脉”。因此,要建立适应市场化的足球管理机构。7.按照我国国情,足球管理系统的动机机制的构成应是多元化的:一是基于历史和现实:二是应认清经济利益将逐渐成为管理系统的重要动力来源;三是足球作为国家和民族向世界展示形象的窗口,也是管理系统的主要动力。8.职业足球管理体制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职能转变。一是从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转变。二是从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的转变。三是由直接的微观管理向间接的宏观管理过渡。9.整合职业足球管理系统内部的管理机制,建立新的职权关系和工作程序,将部分决策权或工作逐步的转授给足协,推动足协作为独立的管理主体的发展和成熟,扩大管理幅度,形成组织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