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大鼠作为动物模型,用琼玉膏进行干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在下丘脑中探索琼玉膏对衰老大鼠产生调节作用的相关蛋白质,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解释抗衰老方剂琼玉膏的作用机理,进而为琼玉膏制剂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将2-3月龄42只雌雄各半的SD大鼠,每组7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雌组、空白雄组、模型雌组、模型雄组、琼玉膏雌组、琼玉膏雄组。其中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0:5g/kg)制造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空白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同时从实验第一天起,琼玉膏组大鼠灌胃给予2.5m1/kg,衰老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每天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给药结束后,抽提下丘脑全蛋白。利用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图像分析、胶内酶切、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离、分析、鉴定正常组、模型组与给药组大鼠下丘脑差异蛋白质;通过数据库检索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蛋白的功能及属性。结果:1.成功制作亚急性衰老大鼠动物模型;2.获得了亚急性衰老大鼠、正常对照组和琼玉膏的下丘脑组织的全蛋白表达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图谱;3.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琼玉膏组的下丘脑组织,发现15种蛋白质的表达量发生变化。其中上调蛋白7个,包括Septin-11、细胞色素、腺苷激酶、过氧化物酶6、β NSF附着蛋白、EF、磷酸烯醇式E1;下调蛋白8个,包括a烯醇化酶、NADH泛氧化还原酶、α-internexin神经中间丝蛋白、线粒体琥珀酸脱氧酶黄素蛋白、血清白蛋白、肌动蛋白相关蛋白3、40S核糖体蛋白SA、蛋白磷酸酶。结论:鉴定出对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表达有差异但被琼玉膏改变至正常组水平的蛋白质主要涉及有突触形成相关蛋白、线粒体相关蛋白、能量代谢相关蛋白、抗氧化、细胞骨架蛋白、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蛋白等,对筛选特异相关蛋白和药物干预靶位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居十中医理论对衰老的认识,这些蛋白也是与衰老发生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为进一步阐明琼玉膏的抗衰老机制及治疗靶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