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珍珠因对中国农民形象的卓越刻画而著名,她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对土地的高度依赖、乱世坚韧的生存、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虽然不是一个战斗性很强的女权主义者,但赛珍珠无论在小说还是在非小说中,都关注并思考着妇女的命运和地位问题,她更是对中国妇女的独特命运和地位有着深刻的观察。这是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赛珍珠早年就亲眼目睹了时代强加在有天赋,有头脑的妇女身上的重负并为此感到沉痛。《母亲》是赛珍珠的代表作之一,她在该小说中塑造的无名无姓的中国母亲坚韧不拔,敢于与命运抗争,可以说她的身上透露出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母亲”个性倔强,勇敢且精力充沛。作为农民的妻子,她整天与丈夫在田间劳作,回到家还得操持家务,照料丈夫、孩子和年迈的婆婆,她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妇女的品质--三从四德,以传宗接代为己任。同时,这位中国母亲为儿女所作的牺牲又和普天之下所有的“母亲”是如出一辙的,她的无名无姓更加体现出了作者所塑造的这一人物的普遍意义。此外,作为赛珍珠笔下的典型的中国女性形象,“母亲”身上既有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又深切体现着父权制社会中女子的不幸命运,而这两者又可以和上文提到的母亲身上所带有的中国女性的特殊性和“母亲”的普遍意义找到很好的契合点。这篇论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母亲”这一女性形象。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母亲”这一形象所具有的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指出这是父权制的中国旧社会中女性不得不扮演的角色;第二部分指出无名无姓的“母亲”和全天下大多数母亲一样在忍受着父权制社会的压制,为了丈夫、儿女和家庭毫无保留的付出;第三部分主要讨论“母亲”身上所体现出的新女性的特征,指出在一定程度上母亲的女性自我意识有所觉醒;第四部分是结论,赛珍珠所塑造的“母亲”这一形象女性意识有一定觉醒,但总体而言,她仍是一位深受父权制压迫的中国传统女性,是世界上大多数“母亲”形象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