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粉尘作业工人的肺功能调查——回顾性队列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m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职业粉尘暴露是肺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粉尘接触工人肺功能随着接触年限的增加,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也升高,肺功能的下降严重影响职业工人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吸烟是最严重的全球性健康危害因素之一,世界上约有13亿人存在吸烟行为。目前国内外有部分研究发现粉尘暴露及吸烟均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并且这两种因素可能对肺功能有联合作用。我国工人的吸烟率约为68.5%,提示以上两种危害的联合作用可能严重影响我国作业工人。然而目前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且多限于横断面研究,结论仍需进一步采用队列研究验证,为此本研究对广州地区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状况作了回顾性队列调查,分析同一接触人群在2008-2013年前后五年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粉尘暴露、吸烟及二者的联合效应对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的影响,为完善粉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广州地区粉尘作业工人2008、2013年的肺功能指标,旨在探讨粉尘暴露和吸烟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接尘与吸烟的联合效应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为尘肺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2008、2013年均在本院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257名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以在工作中有粉尘接触的1092人为粉尘接触组,以无粉尘接触的165人为非粉尘接触组;检测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秒率(FEV1/FVC)指标。同时通过职业健康调查问卷收集工人的吸烟和职业史等信息,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线性回归模型及 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粉尘及吸烟对肺功能损伤的独立和联合效应。  研究结果:本回顾性队列中,1257名作业工人2013年体检时年龄为24.00~57.00(38.00±8.57)岁,工龄为(12.42±7.86)年。粉尘接触组吸烟率为57.42%(627/1092),非粉尘接触组吸烟率为44.85%(74/165);电焊烟尘接触者359人、金属粉尘接触者305人、砂轮磨尘接触者124人、煤尘接触者112人、水泥粉尘接触者111人、其他粉尘接触者81人,无粉尘接触者165人。工人肺功能异常率2008年为8.20%,2013年为25.54%;损伤程度以轻度损伤为主。工人2013年的肺功能指标 FVC%、FEV1%及 FEV1/FVC较2008年均有所降低(98.84±11.74 vs89.20±11.03,t=5.75,P<0.01;90.93±10.81 vs89.52±10.82,t=2.25,P<0.05;90.26±7.83 vs88.23±6.71,t=2.39,P<0.05);与非粉尘接触组比较,粉尘接触组2008及2013年肺功能均降低(2013年FEV1/FVC除外,100.50±11.66 vs98.62±10.68,t=2.25,P<0.05;94.15±11.55vs90.62±10.48,t=2.62,P<0.05;91.64±7.46vs90.05±7.87,t=2.38,P<0.05;93.20±11.52vs88.60±10.83,t=5.04,P<0.01;92.61±10.87 vs89.06±10.74,t=3.95,P<0.01;89.52±6.80vs88.10±6.69,t=1.05,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接尘工龄和吸烟均是新发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当接尘工龄超过13年且每天吸烟≥10支后,接尘工龄和吸烟的OR(95%CI)值分别为3.90(1.73,9.93)和2.82(1.52,6.31),接尘工龄与吸烟联合OR(95%CI)值为7.55(3.08,18.51),大于两个变量独立作用之和。  研究结论:就作者检索范围,本研究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随访研究之一,发现粉尘接触和吸烟均会造成作业工人肺功能下降,并且二者对肺功能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针对粉尘接触和吸烟对肺功能损害的联合效应,应积极开展戒烟及针对长接尘工龄作业工人采取更完善的健康监护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山奈酚和槲皮素是银杏黄酮的主要成分,银杏黄酮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多种药理和保健作用,近年来被广泛用作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开发,其主要应用人群为中老年
氯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95%用于生产聚氯乙烯。长时间接触较高浓度的氯乙烯可引起氯乙烯病;氯乙烯也是确定的人类致癌物。随着对氯乙烯毒性认识的加深,各国都在严格控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语文课堂也是如此。教师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捕捉细节,进行恰当的点拨,触发学生知识的生成点,使课堂提问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是高效课堂提问的关键。  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在天鹅群结束破冰工作后,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教师问:“这里的‘克噜——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