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学术界多层面、多角度分析了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收入代际流动性在微观上分析了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源。不同区域的开放性差异,对收入代际流动产生很大影响。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区域开放性差异研究,对促进收入流动,缩小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Becker人力资本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开放性变量,分析开放性对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影响作用。根据上述理论推导,提出本文的三个研究假说:(1)城镇化与收入代际流动性成正相关关系,促进代际间的流动性。(2)工业化与收入代际流动性成正相关关系,促进代际间的流动性。(3)市场化程度与收入代际流动性成正相关关系,促进代际间的流动性。 本文在考察苏、辽、鲁、桂四省份GDP增长率、人均GDP等情况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提供的2000、2004、2006、2009、2011共5年父辈、子辈收入状况数据,回归估计了苏、辽、鲁、桂四个省份各自的代际弹性系数,以及四省份总体弹性系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2005年至2013年数据,通过选取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市场化程度等三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四省份不同指标对区域开放性程度的影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以2011年CHNS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开放性——收入代际流动模型”分析不同区域开放性程度指标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结合不同省份区域开放性差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四省份都存在一定的财富分配不均现象。根据四省份5年收入代际弹性系数,四省份综合代际弹性系数较大,基本中和了流动性小的地区与流动性大的地区的情况;(2)四省份代际流动性存在差异。从四省份弹性系数看出,收入流动性大小排列顺序为:辽宁、山东、江苏、广西。(3)在四省份区域开放性中,城镇化率在辽宁省与广西省所占比例较大,山东省与江苏省的工业化率权重较大,市场化程度相对于山东省而言明显较小。(4)开放性——收入代际流动性模型表明,城镇化对代际流动性影响作用明显,而工业化作用较小。(5)四省份相关对策建议:协同发展,更加有利于江苏省的收入流动性传递;扎实工业化基础,稳定居民收入水平,积极的城镇化,对于提高江苏省收入流动性具有较好的作用;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扩大山东省市场化程度,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资本流动,更加有利于提高收入流动性;对于广西省而言,通过发展本省工业,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加强与其他区域的对外资源流动,是激发城市活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