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影响下的古镇历史价值保护研究——以成都周边旅游古镇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60791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和古镇旅游开发的快速推进,使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在面临着强大的冲击。千篇一律的旅游古镇的打造抹煞了多样性的地域文化特征,城市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广大古镇,也影响到了古镇历史价值的保护。古镇发展和保护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旅游开发对古镇带来的各种影响,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古镇进行保护,从而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民俗文化,是建筑学、规划学及文学研究的宝库。但是古镇为了推进经济发展,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开发建设,拆除大量的古建筑,各种仿古建筑和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仿古商业街的建设,给大量游客带来枯燥乏味的感觉。  本文通过对成都周边平乐、安仁、五凤和西来四个旅游古镇进行旅游影响后评价,找到旅游开发对古镇历史价值的影响,并通过主观调研与客观事实进行对比,探索旅游开发影响下古镇历史价值变迁的影响机制和因素,提出相应的古镇保护对策,为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论文研究表明,其一:古镇历史价值包括物质形态价值和非物质形态价值,而物质形态价值的权重高于非物质形态价值;其二:古镇旅游开发前后,古镇在物质形态价值方面的变化大于非物质形态价值方面的变化,不同古镇在旅游开发前后古镇历史价值的变迁情况各不相同。其三:旅游开发影响下古镇历史价值变迁的主妾机制和因素为:内部驱动力为政策与管理、规划与设计与开发模式和当地居民的保护观念与意识,外部驱动力为外来投资者和外来游客;其四:旅游影响下的古镇历史价值的保护对策为古镇旅游开发和管理之间的协调;专业的规划设计与旅游策划;合适的旅游开发模式;对于当地居民要积极进行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和树立本地历史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加强游客教育;古镇历史价值的的保护需要各个方面人员的参与,只有做到全面参与古镇的保护与建设,才会使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加完善的保护下来,保障古镇能够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隶属于“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华北合院式传统民居节能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1BAJ08B01-01;同时也属于河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地域特点的河南乡土聚落
迁村并点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迁村并点规划的实施导致农民的耕作出行距离或时间即耕作半径发生了变化,这对于农民的耕作出行利益产生了影响。那么如
我国高速度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及相应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城市空间在功能与结构、形态与规模上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这些历史性的变化包含着正反两面的效果:前者带来城市基础设施
轨道交通在我国发展迅速,当地铁站点植入老城区一个个不同居住形态的片区时,当新区即将规划出新的地铁站点时,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居住型地铁站点对人们出行的影响,以及人们出行时对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住宅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保障性住宅的建设量日益增大。同时,自然环境已不堪重负,能源紧缺成为了阻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行业对自然环境
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农村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加快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
乡土建筑凝聚着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是地域文化的代表。窑洞民居属于典型的乡土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是中国优秀的民居形式。目前对于中国窑洞民居的研究多集中于甘肃、豫西、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无论是新城区的开发还是老城区的改造,医疗建筑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公共配套建筑,而门急诊楼更是医疗建筑中使用频率高、服务范围广的一类。由于我国人口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