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苏张鼓峰事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8年7月,在我国吉林省的张鼓峰地带发生了日、苏军事冲突。(史称“张鼓峰事件”,苏联称“哈桑湖事件”)张鼓峰位于珲春的防川村,这里是中、俄、朝三国交界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积极实行大陆政策,严重威胁着苏联远东的安全,两国相对平静的关系被打破。日本扶植清朝废帝在东三省建立“满洲国”后,日军与苏军在“满”苏边境上就直接对峙起来,边界冲突不断发生,两国关系演变成武力对抗。其中张鼓峰事件是规模较大的一次日苏之间军事冲突。本文试图从日俄战争后的东北亚的多边政治关系的发展演变入手,论证张鼓峰冲突不是一般的边境武装冲突,它包含着深刻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反映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通过对此次冲突背景、经过与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张鼓峰冲突对东北亚局势的重大影响。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日俄战争后远东局势及张鼓峰事件前的日苏关系。一是从日本、苏联在远东的军事活动上来分析日苏关系的变化。二是分析日本和苏联在“九一八”事变后所采取的远东政策。第二章主要论述日苏张鼓峰冲突原因、过程及结果。张鼓峰事件的直接起因,是对规定该地区的国境线的条约即1886年《中俄珲春界约》的解释不同。苏方认为该地区国境线应为经过张鼓峰的峰项,张鼓峰属于“满”苏两国共有,以峰项为界各一半。日方认为该地区国境线应在张鼓峰的东侧经过,整个张鼓峰属于伪“满洲国”领土。1938年7、8月间,日苏双方在张鼓峰地区发生激烈的战斗,最终通过谈判停止了军事行动。此次冲突以苏军占领张鼓峰日军撤出而结束。双方在此次战斗中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兵器,伤亡人数也较多。第三章主要论述张鼓峰事件的影响。张鼓峰事件虽然是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但日本大本营经过研究,认定苏联这一时期无意出兵,于8月22日正式下令攻占武汉及其附近地区。又于1939年5月,在东北的西部诺门坎以西地区,对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苏蒙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一次日军遭到惨败。经过这两次“北进”试探而碰壁,日本只好把侵略扩张的方向指向南方。苏联虽然在两次冲突中取得了优势,但却没有急于向日本出兵,而是于1941年4月与日本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张鼓峰事件可以说直接影响到日苏关系的演变和日本扩大侵略战争的走向。
其他文献
开关电源是一个典型的设备,大至电力系统,小至仪表设备,都有它的存在。由于没有统一的故障模型、存在元器件容差和非线性等因素,采用常规或传统的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难以解决它的
由于测绘企业客户具有以下特点:目标客户明确,客户重复接触率较高,客户的采购过程(招投标过程)相对较复杂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非常适合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但目前测绘企业的管理制
采取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典型调查访问法、综合分析法等,并结合自我教学实践对舞龙运动的艺术之美进行了系统、详实的探究。得出舞龙运动有"龙形阴柔阳刚之美"、"舞龙技术演
世纪之交,为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大学面临着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巨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国际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不高,效率低下,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治理结构的落
《传统基金会及其对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以传统基金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的发展历程、运作模式以及对华研究的总结归纳,进而对其在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制定过程中所起到
目的:同步观察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金属蛋白酶-3(MatrixMetallo
2020年1月10日,中国电信举办天通卫星业务发布会,正式面向社会各界提供天通卫星通信服务。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广域覆盖、全天候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过程中IL-1β、IL-6和TNF-α分泌及表达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早、中、晚期血
于逢春认为宋元之际中国海洋文明海陆双重帝国架构渐渐成型,由于明清时期将"禁海"作为长期国策,且将海商及海外华侨作为异己力量予以镇压。同时,经常默许乃至联合西方殖民者
高速公路建设的日新月异,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由于建设时间短、建设规划考虑不全面等因素,使得很多经济发达地区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已进入准饱和状态,导致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