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T.S.艾略特宗教探求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S.艾略特以其现代派诗歌《荒原》而享誉世界并成为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研究主题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艾略特晚年宗教信仰的转变。事实上,艾略特对宗教信仰的探求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晚年的转变可以追溯到少年时期家族宗教对他的影响。本文以艾略特一生的宗教追寻为线索,探讨了艾略特不同时期接触到的不同宗教思想以及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一个阶段是艾略特的少年时期。尽管从小在信仰唯一神教的家族长大,艾略特却不能接受家族宗教对传统基督教信仰的篡改;但是唯一神教的某些信条在他身上以及他的诗歌中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而且唯一神教的背景不但注定了他未来皈依英国国教,而且为他接受某些印度宗教思想准备了条件。第二个阶段是艾略特在哈佛的学习经历。接触到印度宗教文明后,艾略特对其中的一些思想十分认同,他的诗歌中也到处闪耀着印度宗教智慧的火花。第三个阶段是艾略特晚年信仰的转变。他最终在英国国教圣公会中找到了令他满意的宗教教义,并最终决定成为一名英国国教徒。尽管艾略特一生的宗教追寻道路曲折,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一种连续的传统。最终在皈依了英国国教后他完成了自己的宗教追寻,并因此获得了精神上的平静。
其他文献
艾米莉·勃朗特,这位在遥远的英格兰北部荒原上度过其短暂一生的传奇女性,用她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对情感的非凡领悟,给世人留下了一部充满神秘、粗犷而又意义深远的小说一《呼啸山
中国古典诗词英译,尤其是唐诗英译一向是个百家争鸣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外译者各有主张,大致可分为韵文诗体译诗,自由诗体译诗和散文体译诗三个派别,三派存在的实质在于唐诗英
发表于1929年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一部经典力作。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写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从自愿参战到告别战场
关联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语用学理论,它对人们的认知和交流行为提供了系统化的诠释。除此之外,关联理论对于翻译也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它能合理的解释翻译现象,也能够指导翻译实践。基
随着会展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会展英语作为全球公认的交流工具已经在国际会展业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中国由于会展业起步较晚,能够熟练使用会展英语进行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