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者己经针对英语课堂焦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缓解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通过研究任务型教学法是否能有效缓解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旨在缓解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帮助学生把焦虑转化成动力,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以下三个问题:(1)实验前后学生的英语课堂焦虑总体上是否存在差异?(2)通过性别和实验前英语成绩高低分的分组分析,实验前后学生的英语课堂焦虑分别是否存在差异?(3)通过对总体情况和分组情况的综合分析,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缓解学生课堂焦虑遇到什么问题?作者在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进行了为期10周的教学实验,其研究对象为来自两个平行班的财务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并随机挑选一个班级为控制班,另一个班级为实验班。在实验班中采用任务型教学,而在控制班中使用其他英语教学法。本研究以情感过滤假说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依据,主要运用了Willis提出的任务型教学的原则和实施模式,把我国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步骤:任务前的准备、任务的执行和实施阶段、任务后总结和语言聚焦。本文以外语课堂焦虑调查量表(FLCAS),测试和访谈为研究工具。通过对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的前后测数据分析、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以及访谈分析,研究发现如下:(1)实验前后学生的英语课堂焦虑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水平明显有所降低,然而,控制班学生的英语课堂焦虑变化却很小。因此实验班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水平得到了有效缓解。(2)学生英语课堂焦虑在性别、英语学习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英语课堂焦虑水平普遍高于女生;低分组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水平普遍高于高分组学生;(3)大学英语课堂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女生的英语课堂焦虑缓解幅度较小。同时,大学英语课堂焦虑在英语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低分组同学的英语课堂焦虑缓解幅度较小。而造成以上实验结果则有以下主要原因:教师设计的任务对一些学生来说并不适合;完成课堂任务后,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或反馈较少;在课堂上,练习和展示任务的机会很少,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失去兴趣;有些学生不适应任务型教学法,对这种教学方式抱消极态度.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为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更有效地缓解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提出几点建议: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改进评价方法,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学生改变自身学习理念。此项研究把任务型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使大学英语课堂焦虑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教学启示。但是由于某些特定的限制因素,研究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如受试对象人数限制以及教学实验时间较短。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