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在石油、化工、电力、有色金属和煤炭等领域,甘肃工业曾长期拥有优势,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区域工业优势不断衰退。在《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7-2018)》蓝皮书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甘肃省位于倒数第二。相对于经济实力,甘肃省科技投入并不弱,2017年甘肃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88.4亿,投入强度为1.19,位于全国第二十位。可见,甘肃的科技实力,并没有转化为发展的经济优势。工业行业虽然一直是科技投入的主要领域,然而工业发展却逐渐滞后于大多数省份,面临着诸多发展矛盾和问题。究其原因,技术创新资源布局和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破解甘肃省工业技术创新资源储量与经济发展不对称的问题,优化技术创新资源的布局与配置应该是一个突破口。研究资源的布局和配置现状,找出配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配置,发挥创新活动的驱动作用,进而促进创新真正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资源大省的追赶与超越,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在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甘肃省2004-2017年的工业技术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从投入-产出角度进行分析,评价甘肃省十四个市州和部分行业的创新效率。其次,依据生产函数模型,构建资源错配指数模型,研究市州和部分行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错配问题,测算了甘肃省内工业技术创新资源的错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这种进步主要源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技术变化效率偏低则拉低了创新能力;绝大多数市州都存在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丰富的人力资源没有带来相对应的经济产出;行业间资源错配程度较轻,总体人力资源配置过度,财力资源配置相对比较合理。最后,在研究基础上向企业和政府分别提出建议,主要从加强合作、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针对不同行业分类引导等方面优化甘肃省工业技术创新资源的布局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