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支付现如今已成为国人越来越普及的一种支付手段。其中,基于安全元件的移动支付,凭借其便携性及一定的安全保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典型应用包括:苹果的APPLE PAY、华为的华为PAY、小米的米PAY、移动公交一卡通、手机电子钱包、银联的云闪付[1]等等。然而,在这些移动支付的应用中,不断暴露出安全性和用户在使用体验上的卡顿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全球平台组织(GP)首先定义出了一套访问规则应用(ARA)标准,它可以让多个应用发行商,相对独立地运用自己开发的移动客户端程序,去控制管理安全元件中应用的访问权限。这套标准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内外的热烈响应,SmartCard API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都相继实现了这套标准,各个手机厂商和应用发行商,也都遵循这套标准来设定自己的移动支付。然而,作者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种应用模式,会在一定情况下,存在为恶意者实施访问拒绝服务攻击的可能性。而且,ARA-C和访问规则数量过多时,也会产生耗时过多、性能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实现安全、高效的访问控制,本论文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思路:1.增强安全性。基于非对称密码学技术,在访问规则中,使用非对称公私钥验证签名的方式,替代访问规则中,通过值的判断方式,来控制移动客户端的访问。同时,取消了繁琐的访问规则中关于冲突的机制,以达到增强安全性的改进;2.提高性能。运用Java Card API中的shareable接口,将ARA-C中的访问规则,保存在ARA-M中,节省了ARA-M从各个ARA-C中获取规则的时间,实现了集中控制管理,改进了性能低下的问题;3.集成安全性及性能提升。在增强安全性改进和性能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统一整合,使得访问规则控制,不仅在安全性上得到保障,同时在性能上也有较大的提升。综上,本论文依据全球平台组织定义的访问规则应用标准,针对该标准中存在的安全性漏洞及性能低下的问题,研究、设计及实现更安全的访问规则模型。同时,在性能上也作出了相应改进。最后,作者展望,能在后续研究中,使用更好、更强大的国密算法,来进一步为中国的移动支付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