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公共建筑为使用者提供功能指南和方向辨析的服务系统,空间导向系统的作用在当今中国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公共空间的导向系统作为当代公共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空间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空间个性的象征。色彩作为导向系统中的重要元素,通过与空间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引领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环境行为。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又能够和被传递的信息在形式和含义上完美地契合、打动人心,让人留下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从视觉传达的方面看,色彩能够更直观、更明确、更有效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有利于导向系统的信息识别和明确。这个观点无论在人们的世纪生活经验里和科学实验中都有标明,人看到一件物体的第一印象,更多的是色彩而非形状。因此,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也无论是理性认识还是视觉经验,把握色彩的内在规律和驾驭色彩的方法,是提高公共空间导向系统设计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纵观我国目前公共空间导向系统的色彩设计方面,虽然设计意识逐步觉醒,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较为浅显,指出设计错误、纠正设计规范即可解决;而有些问题则需要深层次探究其原因所在。尤其在色彩设计和配色方案方面,目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显得极为薄弱。尽管外国色彩设计科学已经基本总结出较为完整和规范的色彩搭配体系,但那些体系始终是在别国的国情、社会、历史和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许多色彩的定义、属性甚至文化内涵都与中国社会对色彩的传统认知不尽相同有的还是背道而驰的,若是不加筛选地整体照抄外国色彩设计理论和配色方案,必定会引起使用上的误解,从而削弱导向系统原本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初衷。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公共建筑的空间导向系统中的色彩设计的现状,剖析种种现象探究出其所出现的本质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利用后现代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美学的理论方法,结合外国当代色彩设计科学和配色方案,根据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理论,试探索出适用于中国的几种较为典型的公共空间导向系统的色彩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