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开发简易、高效和低能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为目标,对利用下水道管渠处理城市污水技术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通过采用活性污泥回流和在下水道内悬挂填料的方式解决了下水道内微生物固定问题。同时对采用下水道生物膜处理系统和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处理不同浓度的城市污水的运行工况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关键运行参数。并通过下水道处理系统与生物絮凝工艺的组合,有效地调节了下水道处理系统所需的管道长度。且在水温较低时,保持下水道工况条件不变,通过对生物絮凝段的污泥负荷进行调节,可以保证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的稳定性,与生物絮凝段组合的处理系统,使下水道处理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了相当的灵活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①采用下水道活性污泥法处理低浓度和中浓度生活污水工况研究表明:当进水CODCr=200mg/L、MLSS=3.0g/L、HRT=0.5h、Ns=3.6kgBOD5/MLSS.d;以及进水CODCr=400mg/L、MLSS=3.0g/L、HRT=3h、Ns=1.2kgBOD5/MLSS.d时,可使出水CODCr<60mg/L,BOD5<20mg/L,SS<20mg/L。 ②采用下水道活性污泥法+生物絮凝处理系统,当进水CODCr=600mg/L,研究表明:对于下水道处理段,MLSS=1.5g/L、HRT=2h、Ns=2.4 kgBOD5/kgMLSS.d,对于生物絮凝段,HRT=25min、MLSS=2.4g/L、Ns=2.5 kg BOD5/kgMLSS.d,可使出水CODCr<60mg/L,BOD5<20mg/L及SS<20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 ③采用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和中低浓度生活污水研究表明:当进水CODCr=150~350mg/L,仅用下水道生物膜处理系统,当填料体积密度为35%,HRT=2.5~3.5h时,出水CODcr<60mg/L,BOD5<20mg/L,SS<20mg/L。 ④采用下水道生物膜+生物絮凝处理系统处理中浓度和高低浓度生活污水工况研究表明:当进水CODCr=360~750mg/L,对于下水道处理系统,填料体积密度为35%,HRT=2.5~3.5h,出水CODcr=220~260mg/L;生物絮凝系统,HRT=30min,MLSS=2.5~3.0g/L,Ns=3.0 kgBOD5/kgMLSS.d,可使出水CODcr<60mg/L,BOD5<20mg/L及SS<20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