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的农村景观小环境研究——以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80年代至今的二十几年中,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乡村景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口的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严重威胁着乡村的生命力,也使乡村固有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受到破坏. 19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景观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为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和特色以及合理、高效的利用乡村资源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实践的指导,本文以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为例,试图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对该村景观要素的逐类型调查分析,评价其景观现状利弊并探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点,进而通过要素层面的控制把握在可持续发展论题框架下乡村景观整体的重新整合. 根据上述思路和内容,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课题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简要介绍了翟城村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状况. 第二章为乡村景观概述,阐述了乡村景观的含义、范畴、主要特征以及评价和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并对翟城村的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景观类型划分. 第三章为乡村景观要素分类研究,分别对乡村道路、公共中心、空闲宅基地、住宅院落和农田等典型要素进行了现状描述、生态分析、景观评价和规划设计方法总结. 第四章为乡村景观要素的整合,从生态系统整体的意义上讨论了场地、绿化、流域、农田林网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和规划设计要点. 第五章为结语,总结了可持续发展论题之下的乡村景观规划生态设计的途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进程中,时代和社会对美术人才的质、量要求都在发生新交化,在这种背景下,近年以来美术高考的人数、美术学习者、美术从业人员都在持续增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