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光热转换效应,可将吸收的光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而产生高温杀灭肿瘤细胞。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光热转换特性,观察经Anti-CK19抗体链接的免疫金纳米笼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靶向光热杀伤效应,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毒性大小,有望为后期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金纳米笼经Anti-CK19抗体链接后制成探针使其具有生物靶向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CF-7细胞膜表面是否表达CK19抗原。将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将金纳米笼-抗体探针链接细胞后,用功率密度为1.5W/cm2、波长为808nm的激光照射30min;对照组BⅠ组:使用相同光照强度和波长的激光单纯光照30min而不加入金纳米笼-抗体探针;对照组BⅡ组为单纯加入金纳米笼-抗体探针而无光照;对照组BⅢ组:无金纳米笼无光照。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通过荧光终止剂染色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以及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金纳米笼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光热杀伤作用。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金纳米笼-抗体探针对MCF-7细胞的毒性大小。结果:通过细胞免疫组化证实MCF-7细胞膜表达CK19抗原。A组温度升高明显,光照5~6min后便可从室温22°C上升至48°C,后达到平衡;BⅠ组温度无明显变化,上升至35°C左右则不再变化;BⅡ与BⅢ组温度无变化。通过荧光终止剂染色细胞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发现实验组细胞大量凋亡,而对照组细胞活性基本未受影响(P<0.05)。MMT法结果显示免疫金纳米笼对MCF-7细胞毒性较小(P<0.05)。结论:(1)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证实,CK19抗原主要存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膜表面;(2)免疫金纳米笼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靶向杀伤作用,且用功率密度为1.5W/cm2、波长为808nm的激光照射30min后细胞死亡率可达87.9%;(3)浓度为10mg/ml的免疫金纳米笼对MCF-7细胞毒性影响较少,能够被用于进一步动物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