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颈癌患者宫旁组织浸润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早期宫颈癌的宫旁组织浸润的阳性率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早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低危因素,以助于定位适合免于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从而减少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诊治的38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acology and Obstertrics)临床分期均为ⅠA1~ⅡA2期,且均进行了宫颈癌根治术(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影响早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前的各项指标如年龄、临床分期、SCC-Ag、MRI测得的肿瘤病灶大小等指标单独及联合作ROC曲线,比较各指标对早期宫颈癌宫旁组织浸润的诊断价值。结果:387例宫颈癌患者中,根据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存在宫旁浸润的患者有17例,宫旁组织转移阳性率为4.4%(17/3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分组(P=0.005)、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水平(P=0.045)、血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P﹤0.01)、标本剖视肿瘤大小(P=0.003)、术前MRI测量的肿瘤大小(P=0.004)、宫颈间质浸润深度(P﹤0.01)、淋巴脉管浸润(LVSI)(P﹤0.01)、累及阴道情况(P﹤0.01)、手术阴道切缘状态(P﹤0.01)及盆腔淋巴结转移(P﹤0.01)是早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相关因素(P值<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脉管浸润(LVSI)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是早期宫颈癌宫旁组织浸润的独立预后因素。如果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小于1/2、无淋巴脉管浸润(LVSI)及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则宫旁组织浸润的风险极低(0.0%)。根据ROC曲线,各项单独指标中术前MRI测得的肿瘤病灶大小对早期宫颈癌宫旁组织浸润的诊断价值较高(AUC=0.805,P=0.012,95%CI=0.561-1.000),综合各项指标比单一指标诊断价值更好(AUC=0.817,P=0.009,95%CI=0.600-1.000)。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宫旁组织浸润发生率较低,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脉管浸润(LVSI)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是早期宫颈癌宫旁组织浸润的独立预后因素。如果同时具备以下三项特征: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小于1/2、无淋巴脉管浸润(LVSI)及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则宫旁组织浸润的风险极低。术前MRI测得的病灶大小对对早期宫颈癌宫旁组织浸润的诊断价值较高,联合年龄、临床分期、SCC-Ag及MRI各项指标对手术前预判早期病例有无宫旁组织浸润具有一定价值,后续仍需要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水利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是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分析拉林河强排站工程规
本文针对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素质"为宗旨,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核心的
在决策过程中,专家对属性或方案的偏好信息常常以各种形式的判断矩阵来表示。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直接关系到决策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由于现实问题的复杂性、模糊性,同
洪水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灾害,我国南方地区洪水频发,对当地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虽然尚未有一种有效管理洪水的手段,但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措施将损失最小化。采取何种工程
本文首先提出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积极性的问题,然后从实验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实验教学手段的及时更新、实验考试形式的丰富变化等三方面作了经验介绍并谈了几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