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高校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为例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ar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国内外高校校园环境规划研究,对高校校园中的空间分布、建筑构造、景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从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出发,分析校园环境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显性与隐性影响因素、校园环境如何在学生成长中取得作用以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的方向和实施路径,提出了环境育人的规划理论,创造一个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高校校园环境,推进校园文化传承创新。本文将环境规划理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结合起来,通过规划理论创造性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从事规划设计的工作者和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是一个新的挑战。  本论文首先提炼出理念,即文章的主线,环境育人。然后从校园环境的现状出发,分析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显性与隐性影响因素、校园环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的方向和实施路径,提出了满足使用者心理行为需求的大学校园环境规划设计方法,建设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情感归属的高校校园环境,有利于创造性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环境育人的理念,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  本论文符合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校园环境规划研究理论,集合国内外高校校园环境规划的实际经验,以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为研究案例,采用数据采样的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找出当前高等院校在环境规划与设计中的优势与劣势,目的是构建高等校园完善的环境规划与设计模式。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及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中户外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论文通过对北京市居住区中,五个随机性的居住区户
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大兴建设,其载体高铁客运站的建设工程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高铁站前广场作为高铁客运站与城市交通的过渡空间,是高速铁路、轨
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获取信息习惯的变化,人们更多的使用在线数据资源,上网阅读很有可能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图书馆的传统
寒地城市设计对于所有位于严寒区域的城市和社区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来自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并且目前居住在被称为“冰城”的哈尔滨,我意识到关于这方面城市的研
本文以历史发展轨迹为主线,系统疏理了广州园林自然要素形成的内因及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塑造特征及功能演变。包括植物、水及山石的诸自然要素在传统大文化思潮下逐渐完成
宜居城市是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从居民生活需求角度构筑的一个理想城市发展模式,在对宜居城市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宜居城市目标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对于使宜居城市真正地
本文旨在系统考察中国(大陆地区)建筑期刊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建筑期刊的办刊宗旨、内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建筑期刊与建筑文化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今后我国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土遗址资源,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以及文化建设活动的进步,以土遗址展示和保护为主要内容的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也将日益活跃。遗址作为人类历史的见
空间分析是城市设计研究和实施项目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功能。将GIS空间分析技术引入城市设计,将有助于在理性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判断与决策。
傍校村已经成为一种全国性的高校衍生产物,其具有复杂的空间特质。研究傍校村早期的形成过程有助于从微观角度进一步了解高校与其周边地区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以广州大学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