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是韩国政府在国际和国内双层博弈的结果,这两个层次的推动因素共同导致了韩国与美国合作部署“萨德”这一决策的产生。美韩部署“萨德”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12年到2015年。2012年美国提出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建议,2013年美韩安保协商会议上美韩正式签署了强调反导系统合作的“定制型威慑战略”,然而韩国对外表示不部署“萨德”,直到2015年底韩国政府都维持着战略模糊态度。第二阶段是从2015年底到2017年。“萨德”部署在韩国国内公开讨论以来,围绕“萨德”部署在韩国国内出现了较为激烈的争论,最终在美韩博弈以及韩国保守派和军方的推动下朴槿惠政府于2016年7月8日正式宣布部署“萨德”系统。本文在双层博弈的框架下分析了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过程与动因。在国际层面,美国以地区安全形势为由试图说服韩国在部署“萨德”系统方面进行合作。在国内层面,韩国国内保守派政党以及军方推动决策及舆论走向支持引入“萨德”系统。本文接着对韩国不同政府进行比较案例研究,对美韩相关安全政策以及领导人、政治家讲话作文本分析,研究韩国不同政府时期围绕部署“萨德”双层博弈的进程与特征。比较案例和文本分析的基本结论是,朴槿惠保守派政府将“萨德”与韩国国家安全利益相联系并以此渲染民意促使公众支持部署“萨德”,从而推动美韩“萨德”部署合作;而文在寅政府认为同意与美国在部署“萨德”方面合作并不意味着能够满足韩国安全需求,因此一方面弱化与美国的合作冻结“萨德”部署进程,文在寅政府把韩国的国家利益建立在建设独立自主的国防体系以及与朝鲜改善关系上,从而削弱与美国“萨德”部署合作的基础等。然而美国方面还在继续促进与韩国在“萨德”部署方面的合作,继续追踪韩国“萨德”部署的双层博弈进程有助于我国对韩安全政策的制定以及妥善处理与韩国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