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柄白毒鹅膏菌毒素粗品复合物对榆绿毛萤叶甲的毒效研究

来源 :沈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榆绿毛萤叶甲(Pyrrhalta aenescens(Fairmaire)),是一种严重危害榆树的害虫,在东北、华北地区非常普遍。成虫与幼虫均以叶片为食,常将整株榆树的叶子吃光,仅留叶脉。作者采集并且整理了部分辽宁省大型真菌与植物,提取两者有效成分对榆绿毛萤叶甲成虫进行杀虫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41种采集到的大型真菌的提取物对榆绿毛萤叶甲成虫进行毒杀试验,并对杀虫24 h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大型真菌提取物进行稳定性试验,筛选出冠状环柄菇和鳞柄白毒鹅膏菌两种大型真菌的提取物,对试虫毒杀效果最佳的是鳞柄白毒鹅膏菌的提取物。2.利用46种采集到的植物的提取物对榆绿毛萤叶甲成虫进行毒杀试验,并对杀虫24 h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的植物提取物进行稳定性试验,筛选出白头翁、白缘蒲公英和桔梗三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试虫毒杀效果最佳的是白头翁的乙醇提取物。3.将筛选出的两种大型真菌与三种植物的提取物分别按照100:1的质量比进行配伍,得到六种复合的生物提取物,分别进行对榆绿毛萤叶甲的毒杀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对试虫的毒杀效果提升最为明显的为鳞柄白毒鹅膏菌和白头翁的提取物的复合物,其共毒系数达到117.460,因此选取此复合生物提取物。4.用最终选取的复合生物提取物对斑马鱼进行安全性检测试验,得到试验结果为复合生物提取物对斑马鱼72 h时的LC50最小,根据《生物检测技术规范(水环境部分)》中的标准,此复合生物提取物的毒性为低毒。5.在野外进行最终选取的复合生物提取物的杀虫试验,并用1000倍液的氯氰菊酯和无菌水作为对照实验组。试验发现此复合生物提取物易受天气影响,对试虫的灭杀效果不如1000倍液的氯氰菊酯。本实验旨在研究大型真菌与植物的提取物,从中筛选出对榆绿毛萤叶甲有防治效果的种类,为寻找安全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生物杀虫剂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学位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指药物经由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控释药物系统,其优点包括:药物吸收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与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提高疗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减少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可以随时给药与终止给药。由于皮肤角质层对于大部分药物来说是一道难以渗
放线菌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放线菌中分离的抗生素占到70%。据推测,目前被发现的放线菌不到总量1%。利用放线菌拮抗活性物质防治植物病害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研究从采
近二十年来,来源于极端环境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极端环境酶,已经成为很多领域的研究热点。糖苷酶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酶类,而内切1,4-β-甘露糖苷酶在食品、制药、饲料、纤维制造等领域更是有着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因此,开发耐热内切1,4-β-甘露糖苷酶对工业生产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e)是极端嗜热微生物的一种,生长条件十分苛刻,大规模的发酵培养用于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