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丰枯遭遇组合分析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ouxi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解决我国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其调水线路长、跨越流域多,不同水文区降水的丰枯遭遇特性直接影响着中线工程的调水效益,因此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特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丰枯遭遇概率的计算可以采用多维联合分布的方法进行求解。本论文研究了多种水文变量多维联合分布的计算方法,包括统计法、Copula函数法、MORAN法、TAN法、FGM法和FEI法,并对上述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本论文选用统计法和Copula函数法,按年、季、汛期和非汛期三种时间尺度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和四个受水区(唐白河、淮河、海河南系、海河北系受水区)的降水丰枯遭遇概率进行了分析计算。Copula函数法能够灵活的构建任意边缘分布的多维联合分布,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本论文通过Copula函数法计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丰枯遭遇概率,并与统计法进行对比,其结果大致相近,相差0.1%-6%。但是Copula函数法建立的联合分布模型在计算连续概率方面比统计方法更有优势,且能绘制出可供决策支持的联合分布概率等值线图,Copula函数法在多变量水文频率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计算结果表明,水源区和各受水区丰枯遭遇组合中调水有利的概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大;水源区连续枯水是影响中线工程发挥调水效益的最不利的风险因素;受水区之间丰枯异步的频率平均为52.97%,在实际的调水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该特性进行协调相机补水;受水区之间丰枯异步的频率汛期最大,说明汛期是进行不同受水区之间协调相机补水的有利时机。
其他文献
土石坝与面板堆石坝对比混凝土坝具有造价低廉,施工快捷简便等优势,因而是当今筑坝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而由于土石坝和面板堆石坝施工的主要环节就是坝体的土石方填筑,因而
近年来很多城市为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给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兴建了许多人工景观湖,特别是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平原地区尤为普遍。但是由于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