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骕文教思想简论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dl61234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先骕是我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主攻自然科学,但又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在教育科学方面也不乏真知灼见。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先骕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严肃的人文情怀,试图矫正文化激进主义者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问题上存在的偏激倾向,理性探索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之路。胡先骕是文化保守主义团体——学衡派的创始人之一,是造诣精深的古典诗人和文学家。当新文化派猛烈冲击传统文化,如火如荼地进行文学革命时,胡先骕与文学革命倡导者展开了学理上的辩论。他支持对汉语文字进行必要的改革,但坚决反对废除汉字,盲目实行拼音化。他不反对白话的兴起与发展,但反对纯粹的不讲究艺术价值的白话文学。胡先骕主张恪守文学创作规范,实现文学的艺术价值,反对以降低文学标准为代价换取文化的普及。他在对古典诗词进行精深研究的同时,也希望白话诗能够汲取古典诗的精华,健康成长。胡先骕主张审慎对待传统文化,批评文学革命倡导者对待传统文化的偏激之举,主张吸取传统文化之精髓,弃其糟粕,融合古今中外文化,建设中国之新文化。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上,胡先骕表现得更为理性和冷静。胡先骕大半生从事教育工作,长期的教育实践,使其对中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作为著名教育家,胡先骕主张推广新人文主义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强调人的道德教育,并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建议。他要求高等教育要“即贵精专,尤贵宏通”,进行通才教育,而不可过于专业化。他还以其睿智的眼光对当时中国留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精到而深刻的见解。胡先骕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主张尊重、关心教师,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德术兼备”。他注重公民的思想教育,着眼于培养公民的现代思想意识,使其追求丰富快乐的人生。认真梳理胡先骕的教育理念,可以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管子》书号称难读,历经年代久远。研究《管子》的成书,确定或大致确定各部分成于何时,对于《管子》研究乃至先秦两汉文化学术史研究,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前人有关《管子》
二战时期英法两国的抗德体系都是庞大且完整的系统性动员工程,由于战前两国的外交战略局势的不同以及战时两国在行政、军事、领导人作用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战争初期两国一胜一败
本文利用现已查阅的档案文献资料,以公共汽车的出现为切入点,着重对民国时期成都近代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工具、经营状况、管理体制、道路建设以及影响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
折冲府作为唐代府兵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数目和分布问题的辨清对于进一步了解府兵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史料庞杂,且相互抵牾之处颇多,这两个问题一直都没有成为定论。本
中国曾被称为“饥荒的国度”,而云南又是一个自然灾害相对频繁的省份。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云南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云南自然灾害史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然纵观目前,关
长期的内忧外患,使得近代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步履维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现代化的实质是农村的现代化亦或是农业的现代化,因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就是其关键所在。对这一
经互会与欧共体(欧盟前身)作为经济合作与一体化模式的组织载体,从成立之日起就在世界经济领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这两个经济集团的主要成员国在地理上相邻,但是却分属两大阵营,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