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以制度变迁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和规模报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徐州市土地流转情况进行实证调研,从土地流转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方法:哲学分析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内容: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接下来对国内外土地流转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对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包括对制度变迁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和规模报酬理论以及土地流转必要性的阐述;第三章对徐州地区土地流转进行实证调研,介绍了徐州市地理条件及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了徐州市土地流转基本情况、流转特点和土地流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徐州市土地流转对建设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效应图,并对徐州市土地流转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如加强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因地制宜不搞轰动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都是值得推广的经验。接下来分析土地流转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残缺、市场化程度低下、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农业股份合作身份认定的问题、免征农业税对土地流转存在影响等。第四章对土地流转实证研究进行思考,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议:(1)法律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民完整、稳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2)经济制度层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化机制;(3)技术层面:要加强土地整治工作,清查盘点土地,加强地籍管理工作,建立土地评估机制;(4)行政层面: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构,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建立对经营者资格及品质的审查机制,进一步强化土地流转监督机制;(5)社会层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业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工作,明确农业股份合作社的身份认定。接着指出土地流转中应注意的问题:农业一定要适度规模经营,因为对于流入方而言,农业企业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对于全社会而言,土地流转速度并非越快越好,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第五章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可能创新点在于构建了徐州市土地流转效应图,以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价格的基本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