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Bmi1在肝癌组织与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Bmi1与肝癌增殖与凋亡的关系,为肝癌的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对54例HCC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以及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的Bmi1基因及Ki67抗原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并采用TUNEL法检测了上述标本的凋亡。将构建好的pCMV6-Bmi1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48h后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及实时定量PCR对Bmi1的表达情况进行鉴定。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的细胞周期与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及凋亡检测显示HCC中Bmi1的高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临床TNM分期、是否有肝硬化及是否有HBsAg感染无显著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有关,高、中分化组Bmi1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肝癌Bmi1阳性组增殖指数(PI)(50.3±21.4)%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17.3±7.1)%(P<0.05),凋亡指数(AI)无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技术及实时定量PCR鉴定结果提示Bmi1蛋白和Bmi1 mRNA在细胞系中过表达,其生长曲线可见pCMV6-Bmi1转染组的HepG2细胞的增殖速度比未转染组和pCMV6空载体转染组细胞显著升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pCMV6-Bmi1转染组与pCMV6空载体转染组相比,G2%+S%明显升高,DNA合成增多。加入5-FU作用24h,检测细胞凋亡情况,pCMV6-Bmi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pCMV6空载体转染组。结论:以上的实验提示了Bmi1参与了肝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促进了肝癌早期发生和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未能通过实验证实,推断可能与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有关,或者它们之间并非一种直接调控的关系,而是多因素参与的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