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与ADL能力及抑郁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12345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和身体机能的现状调查,了解老年人害怕跌倒的影响因素,明确害怕跌倒的心理对老年人ADL的影响,探讨害怕跌倒心理与身体机能、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增强老年人对害怕跌倒心理的正确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害怕跌倒心理对老年人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方法:本次调查以石家庄市长安区的社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调查的内容包括: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人口学特征、跌倒史、生活状态、健康状况)、跌倒功效量表(中文版)、改良Bathel指数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及Berg平衡量表。运用统计描述与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ADL能力和抑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304份,其中男性101例,女性203例,年龄范围为60~92岁。文化程度总体较低,没有害怕跌倒者为133例,23%的参与者生活状态是独居。分析结果显示:1研究对象跌倒功效量表得分的中位数为8.82分,其中“更衣”、“准备简单的饭菜”、“在房间里走动”的中位数为10分,“从椅子上起落”、“上床与下床”、“应门或接电话”、“伸手到箱子或抽屉里拿东西”、“做轻体力家务活”、“简单购物”、“做轻体力园艺或晾晒衣服”的中位数为9分,“沐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过马路”、“上下楼梯”的中位数是8分。2调查对象害怕跌倒的单因素分析老年人年龄与跌倒功效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老年人年龄越大,跌倒功效量表的得分越低,害怕跌倒的程度越高;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数与跌倒功效量表得分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老年人的疾病数越多,跌倒功效量表的得分越低,老年人害怕跌倒的程度越高。不同工作性质的老年人,害怕跌倒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力劳动者的害怕跌倒程度比非体力劳动者高。不同受教育程度老年人害怕跌倒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学历层次越高,跌倒功效量表的得分越高,害怕跌倒的程度越小。活动锻炼情况不同的老年人,害怕跌倒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常活动锻炼的老年人跌倒功效量表的得分最高,而从不活动锻炼的老年人,其害怕跌倒的心理最强烈。有无跌倒史的老年人害怕跌倒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过跌倒经历老年人的害怕跌倒程度大于没有跌倒经历的老年人。跌倒后受伤情况不同的老年人害怕跌倒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受伤者的害怕程度大于没有受伤者。是否使用辅助器具的老年人害怕跌倒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辅助器具的老年人比不使用辅助器具老年人的害怕跌倒程度高。3调查对象害怕跌倒的多因素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影响老年人害怕跌倒的因素按照影响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辅助器具使用、活动锻炼情况、年龄、慢性疾病数,对老年人害怕跌倒变异的解释度为35.0%。结果提示,使用辅助器具的老年人较不使用辅助器具的老人害怕跌倒的程度高;活动锻炼的次数越多,害怕跌倒的程度越低;年龄越大,害怕跌倒的程度越高;慢性疾病数越多,老年人害怕跌倒的程度越高。4调查对象害怕跌倒与ADL能力、平衡能力及抑郁的相关性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与其ADL能力呈负相关(P<0.01),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跌倒功效量表的得分越高,害怕跌倒的心理越小。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与其平衡能力呈负相关(P<0.01),即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越好,跌倒功效量表的得分越高,害怕跌倒的心理越小。老年人害怕跌倒与抑郁呈正相关(P<0.01),即老年人的抑郁程度越高,跌倒功效量表的得分越低,害怕跌倒的心理越大。结论:社区老年人害怕跌倒的功效量表得分为8.82分。辅助器具使用、活动锻炼情况、年龄、慢性疾病数四个因素是社区老年人害怕跌倒的影响因素,对老年人害怕跌倒的变异解释度为35.0%,老年人的害怕跌倒心理与ADL能力和平衡能力呈负相关,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建议今后的研究可在此基础上扩大影响因素范围,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探讨对可干预因素措施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综合利用3.0T MRI多模态技术(free-breathing radial-VIBE、T2-TSEBLADE)在可切除性食管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临床病理分期和多模态影像学的关系,科学
背景与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的:通过初步探讨正常胎脑ADC值随孕周增加的规律及特点,旨在建立一个随着孕周增加正常胎脑不同区域的ADC值的范围,从而对胎儿颅脑异常疾病的诊断以及评价早产儿脑发育提供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