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医药广告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日常。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资讯的追求日益旺盛,我国的医药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电视医药广告直接向消费者传递着医药和健康相关的重要信息,对大众的健康观念和用药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层出不穷的虚假医药广告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正常权益,还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命安全。越来越多不负责任的企业为了谋取利益而不惜丢失诚信、触犯法律,造成了我国医药广告的公信力直线下降,并对我国的政府监管和药品调控造成了巨大的考验。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药品监管的文件政策及法律规定,对虚假医药广告进行长期不间断的打击整治。但是,当前我国电视医药广告的整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本文针对我国电视医药广告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广泛搜集关于医药广告和健康传播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的法律条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电视医药广告的发展和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通过对119条医药类广告的内容分析,发现广告的虚假手段主要以表达片面和夸张的形式为主。医药类广告的真实性受到渠道属性的影响,其中央视级平台播出的医药类广告真实性程度远远高于省级和地方卫视,黄金时段优于非黄金时段。此外,医药类广告的真实性还和受众属性相关,针对老年群体的广告虚假手段累计值明显超过青年和儿童,受众性别对广告真实性影响不大。医药广告的真实性还受到产品属性的影响。医疗器械类广告由于内容”简单粗暴”,其虚假手段累计值相对较低。在针对产品功效分类的广告中,消炎止痛类产品广告和调经滋补类广告的虚假手段使用更多。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恐惧诉求属于虚假广告常用的表达方式,幽默和怀旧的诉求方式虽然不常见,但呈现出相当高的虚假特征。电视虚假医药广告的总体情况应当引起医药主管部门和新闻主管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