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数据时空融合及其对Noah-MP土壤温湿度模拟的影响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r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面积指数(LAI)是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植被指标之一,也是表征植被冠层的动态变化及陆面模式的重要参数之一。但由于大气环境、单一数据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LAI数据质量较低、时空数据不连续、数据缺失等问题出现,进而影响LAI在多种模型中的应用。为提高LAI的数据质量及时空分辨率,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时空融合LAI重建方法,首先根据土地覆盖类型及质量控制文件,采用像元质量分析法对MODIS LAI、MuSyQLAI分别进行低质量替换,然后,基于STNLFFM模型(A spatio-temporal integrated temperature fusion model)和S-G滤波、年序列异常值检测综合滤波进行LAI数据的时空融合及时间序列重建。将重建后的LAI数据应用至静态植被模块下的Noah-MP模式中,并设计对比实验,探讨LAI数据变化对土壤温湿度模拟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空融合LAI重建方法生成的LAI数据,精度验证表明,融合LAI与高分辨率LAI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相似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7,均方根误差均低于1.2,结构相似度均值为0.81。融合LAI的地面观测数据验证表明,相关性R为0.75,均方根误差为0.92。交叉验证分别从时空连续性、时空一致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融合LAI在空间连续性和反演比例上大幅提升,时间连续性中缺失频率有所下降,融合LAI具有合理的波动幅度和频率,且在季节上和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下与其他LAI产品具有一致的变化,站点尺度上,融合LAI与站点观测值的变化趋势相似度较高。时空分辨率提高到了5d,500m,时间序列曲线平滑度较好,噪点少,LAI数据整体质量较好。(2)融合生成的LA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5年整体LAI时序曲线较为平滑,峰值和谷值特征突出,无明显噪点和拐点;4~10月植被生长季LAI值较高,非生长季LAI值逐渐降低,年内变化差异显著,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LAI值年际变化呈现上升趋势。LAI空间整体变化趋势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季节变化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生长季最大LAI值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非生长季LAI值明显下滑;我国大多数区域LAI值处于中等变异和稳定的范畴,其变化趋势以上升趋势为主。(3)为分析融合LAI对表层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分别设计多组对比试验(模式原始、原始MOIDS LAI、重建MODIS LAI、Mu Sy Q LAI、融合LAI),模拟中国区域2014年土壤温湿度。土壤温度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土壤温度的空间分布大致呈三大阶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融合LAI的土壤温度较模式原始平均升高0.09℃,均方根误差有所降低,且纬度越低改善效果越明显。时间尺度上,在生长季,融合LAI模拟效果较好,且优于模式原始模拟效果,均方根误差较模式原始平均下降0.083℃,平均绝对偏差降低0.5℃,但在非生长季与模式原始模拟结果差异不大。土壤湿度模拟结果表明,融合LAI模拟结果改善了模式原始的低估,土壤湿度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与模式原始结果相比,融合LAI结果大多数处于湿度增加的状态,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湿度降低,均方根误差低于0.1 m3/m3的站点比例升高,均方根误差高于0.12 m3/m3的站点比例有所下降,整体土壤湿度模拟效果有一定的改善。时间尺度上,融合LAI模拟的土壤湿度更接近站点实测数据,其均方根误差、偏差、相关系数均优于其他数据模拟结果。
其他文献
针对量子通信性能参数在大气环境影响下发生的变化,本研究将大气自由空间作为信道传输环境,选取雾、海洋气溶胶、卷云作为影响因素,建立每个影响因素的粒子分布模型,并分析计算每个影响因素的散射消光特性;结合量子通信中量子态的变化研究影响因素对量子信道各项性能的影响,为量子通信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参考。雾天是常见的一种天气,在浓雾天进行通信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雾对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的影响,根据雾滴谱分布函
土壤水力学特性受颗粒组成、孔隙结构和团聚体的复杂排列影响,这些孔隙、颗粒和团聚体可能会随着气候、生态演变和土地管理过程而发生变化。土壤水力特征参数是对土壤水动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和前提。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植被覆盖率高,雨热条件存在季节差异,且存在落叶阔叶林,落叶也会改变土壤的水力学性质。分析不同季节下的土壤水分运移过程和土壤水力特征参数变化,对于水文气象过程及生态演变研究具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在大气中持留时间长、破坏臭氧层的重要温室气体。农田是N2O的重要排放源,控制其排放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有机肥代替化学肥料可以满足作物养分需求、改良土壤,但也会排放N2O。本论文通过纯培养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在有机肥中接种减排N2O或促进N2O还原的细菌,旨在发展利用微生物减排施用有机肥的农业土壤N2O排放技术。具体结果如下:有机肥微宇宙试验中供试细菌与有机肥混合后可以发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和波束成形技术作为5G通信系统的两大研究热点,在工业界和学术界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作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朝着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给终端天线预留的空间越来越小。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小型化、多功能化的通信要求,对于天线设计工程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当前手持终端天线面临的
海杂波是海洋表面对雷达信号的后向散射回波,由于受到海上复杂海情的影响,对检测海面小目标有巨大的阻碍。同时,小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小,目标信号微弱,易淹没在海杂波和噪声中,导致检测虚警率上升。如何从复杂海情中实现小目标高精准、高时效的检测已成为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在海杂波背景下检测小目标,需要对海杂波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海杂波信号与小目标信号的特征差异,进行小目标检测。依据海杂波具有混沌特性和
土壤质地作为重要的地表特征参数,直接影响饱和土壤含水量、水力传导率以及土壤基质势等土壤水文参数,并影响包括土壤热容量和土壤导热率在内的土壤热力学参数,使用高质量的土壤质地数据是提高陆面模式模拟精度的有效方法。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国区域土壤质地数据模拟及研制方法,该方法使用气象数据、地形数据、植被数据等成土因素作为协变量因子,基于GBM梯度提升机对砂粒、粉粒、粘粒数据进行回归模拟,并且
研究表明,海洋和陆地对气候都具有“记忆”作用,海温和土壤湿度都是重要的气候驱动因子。因此,研究海温和土壤湿度的演变特征及两者可能的联系对于气候预测、天气预报、水文循环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再分析数据,着重研究海温和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试图找到这两要素之间的联系。利用HadISST数据分析了东中国海海温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9-2018年东中国海海温是呈上升趋势的,通过99%的Man
中国是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据统计,叶菜类蔬菜产量已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到40%。我国叶类蔬菜种植面积大,收获过程机械化程度低,叶菜类机械化收割还处于空白状态,主要收获方式是依赖于手工收获,整个过程费时、费力且收获效率非常低,因此研究设计叶菜类收割机对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下研究并设计了一款电动小青菜收割机,要求摘净率达到95%以上,损伤率不超过5%,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
农业是我国根本经济支柱之一,粮食的生产是国家极其重视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一直都是农业问题的核心,特别在疫情这段时间尤为明显。种子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特殊生产资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的生产量,因此推广应用良种、改善播种方式是提高生产发展的有力途径,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结构和水平。本文针对传统播种机出现的地轮打滑、漏播及控制精度低等问题,设计出一套基于西门子S7-200 SMART可编程控制器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开垦仅有百年历史,通常情况下,开垦前10年,有机质稳定性处于快速变化期,为探明黑土农田开垦土壤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本研究依托中科院海伦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平台,于2011年10月至2019年10月设置1个对照草地,3个开垦玉米农田,分别为自然草地(ZR)、平播开垦(PB)、顺垄开垦(NS)、横垄开垦(WE),区田为3m×4m大小,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